广东省文化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机构职能(一)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管理文化艺术事业,协调、指导艺术创作和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动。

(三)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四)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负责对文化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对从事演艺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

(五)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协调指导动漫和网络游戏相关产业规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负责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批工作,按分工管理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网络游戏服务。

(六)指导、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

(七)组织协调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指导和管理文物、博物馆事业,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指导、协调全省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工作。

(八)指导、管理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九)指导文化艺术、文化科研工作和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十)承办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广东文化 广东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省份,由大陆和众多岛屿构成,北依五岭,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腹部倾斜。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道纵横。全省土地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不计海岛线)长3,368公里,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2002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7649.29万人。除汉族外,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黎、苗等42个民族,人口约占全省的1.42%。

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市、19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5个县(其中3个自治县)、54个县级区和1,529个镇、26个乡、7个民族乡、351个街道办事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文化事业日益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1995年启动南粤锦绣工程、1998年实施省人大山区文化建设议案以来,全省共投入10.08亿元,完成950个工程项目,其中新(扩)建市级群艺馆6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4个、剧团3个,县级文化馆43个、图书馆33个、博物馆37个、剧团32个、乡镇文化站786个,大大改善了山区文化设施。2002年底,省委正式提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任务。2003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把全省的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995-2002年,广东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60.41亿元(不含基建部分)。8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一批投资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在全国引人瞩目。全省现有文化事业机构2,427个(不含电影事业,下同),文化队伍22,570人 ,初步形成艺术创作演出、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电影发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场等骨干网络;形成以国家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广东文化新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67.4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铲除的13.58%,居全国首位。广州交响乐团为全国三大乐团之一,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已建或在建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在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评选中,我省连续两年获得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第一。全国乃至亚洲首个水下考古基地设在我省。1997、2000、2001年均有项目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音像城2002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全国批发量的70%。连续五年对外文化交流进出文化团体的总批次和总人数均为全国之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