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嘉兴话,俗称“嘉兴言话”或“嘉兴闲话”。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和北吴其他方言如苏州话、上海话、湖州话、绍兴话、宁波话等基本能互通。

历史嘉兴话和苏州话、上海话差别很小,因为唐以前一直属苏州管辖,唐时才设秀州府,脱离苏州;而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之后才形成了今天的上海话。

特点吴语与湘语(指老湘语)是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声调,保留了入声。在听觉上,一种方言如果语速过快,抑扬顿挫过强,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硬”,如宁波话;但如果语速过慢,缺乏明显的抑扬顿挫,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侉”,如河南活。嘉兴话和苏州话一样,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在发音上,感觉是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

词汇称呼伊:他/她

爷娘:父母、双亲。

小人:小孩

亲妈:奶奶

大爹:爷爷 (“大爹”的说法,和英语里“grandfather”和法语里“grand-père”倒是很像)时间今朝:今天

明朝:明天

昨日:昨天

日里:白天

上昼:上午

下昼:下午

热天:夏天

冷天:冬天

辰光:时间

晏:晚

下趟/下“毛”:下次气候落雨:下雨

落雪:下雪

风凉:凉快

暖热:暖和名词头颈:脖子

学堂:学校

衣裳:衣服

台子:桌子

瓢羹:勺子

镬子:(圆底)锅子

活狲:猴子

百脚:蜈蚣

六粟:玉米(珍珠米)

ye线:针 (据吴语小组讨论说ye的本字是“引”)

弯转:河虾 (同湖州话)量词一顶桥:一座桥方位里向:里面动词摆:放

立:站

囥:藏

隑:斜靠

寻:找

掼:摔

拨:给

汏:洗

斩:切

呛:咳嗽

揩面:洗脸

吃水:喝水

道:主观认为 (例:我道伊好 = 我认为他好。注:我不知本字是哪一个,读音同“道”)

晓得:知道

困觉:睡觉

读书:上学 (例:我去读书了 = 我去上学了)

赖学:逃课 (老一辈用“赖学”这个说法)

着棋:下棋

吵相骂:吵架

打相打:打架

荡街路:逛街其它常用词廿:二十

搿 / 箇:这

勿:不

蛮:很

赞:好 (例:箇只猫极赞个 = 这只猫好极了)

呒没:没有

勿曾():还没有

清爽:清楚,干净 (例:看勿清爽 = 看不清楚)

啦嘻la xi:脏 (吴语也有称“龌龊”的)

灵(光):好 (例:箇件衣裳灵来 = 这件衣服真好看啊)

俗语死蟹一只:完蛋啦!没有办法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