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经济理论
警务经济理论是一门介于警察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理论,对于解决当前警务资源配置、警务效益等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警务活动的决策落实往往以长官命令代替科学经济规律,致使警务部门存在诸多不经济、低效率、高成本、高浪费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有限警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也阻碍了警政部门长期目标的实现,与构建集约型警务的理念格格不入。在军事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警务相近领域学科得到深入发展的同时,我国警务经济理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一、警务经济理论的研究意义
(一)警务经济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1、促进警察学理论的发展完善
警务经济理论,是以警察学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对相关警务现象和问题进行经济学研究,并通过归纳、抽象的逻辑思维方法、有针对性的总结概括出特定警务领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警务经济理论,一方面增加了研究警察学理论的新视角和新方式,对于分析实务问题提供新的警务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极大的充实了警察学的相关理论,促进警察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2、促进警务经济学学科之构建
一门学科从无到有的构建是基于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即通过对现实实践现象的分析获得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最终对实践进行指导。笔者认为,警务经济理论的研究目的便是要促成警务经济学学科的构建,使该理论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学术研究走向指导实务运作。
3、为实务界提供理论支持
(二)警务经济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警务经济理论是在经济学的视野下研究各类警务问题并寻求相关警务策略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理论,研究警务经济理论的目的,是以经济学的视角来解决警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矛盾,从而分析和认识警务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1、解决警务资源稀缺与犯罪率攀升的矛盾
资源稀缺是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基本问题,警务资源作为人类基本安全秩序所需要的资源之一,同样面临稀缺性的困境。而警务所要治理的犯罪问题却不会因警务资源的稀缺性而停滞,这便产生了警务经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矛盾,警务资源稀缺性与违法犯罪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解决国家警务效率与私人警务效率差异的矛盾
国家警务是基于国家政治以及社会安全高度,以国家税收作为财政来源,为全社会提供和谐安定环境的公共警务。私人警务是为弥补国家警务资源的不足,由私人或企业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警务投资,并为特定群体提供警务产品和警务服务的盈利性组织机构。由于国家警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缺乏有效的绩效激励,因此较之私人警务机构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不经济的特征。警务经济理论研究的意义便是如何促进国家警务与私人警务之间的绩效交流和评价。
3、解决现行公安体制与警务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是我国现行公安的基本体制,这就决定了公安机关主要以地方财政作为基本资源供给的模式。这务必产生这样的矛盾,即由于各地区财政经济效益的高低不同,从而决定了各地警务资源投入的差异性。贫穷的地区警务资源投入相对较少,但治安问题、犯罪问题往往要比经济发达地区严重得多,形成警务供不应求的局面;经济发达地区往往资源投入较多甚至过剩,形成警务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警务经济理论研究的意义便在于如何解决并促进区域间警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
4、解决警务经济效益与警务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
无论是警务经济效益最大化还是警务社会效益最大化,往往都是以牺牲对方基本价值为代价的,这是警务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大矛盾。比如在对侦查成本进行评价时,究竟是为了追求社会效益而不惜一切代价进行侦查成本投入,还是为了追求侦查经济效益而对侦查成本投入进行严格限制和规范,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与适度,便是警务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警务经济理论的研究思路
(一)警察学与经济学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
警务经济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警务问题甚多,而经济学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社会科学,因此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角度均可找到相关警务问题进行分析。但在众多研究角度及出发点中,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以警务供给需求理论、警务比较优势理论、警务成本收益理论、警务市场理论以及警务策略理论作为警务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边缘学科的研究,应该准确对各子学科所担负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警务经济理论研究主要是以警察学相关理论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相关知识作为理论基础。
1、警务经济研究应以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
同哲学一样,经济学也是一门认知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的基础科学,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警务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样是以经济学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对一切警务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论证,从普遍现象中提炼规律,上升为警务经济理论,从而对警务普遍现象进行指导。经济学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来利用与分配社会稀缺资源,以及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警察实务的运作时时刻刻伴随着最基本的财政预算与支出,用经济学来分析警察现象,就是要以“理性人”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警务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因此,在警务经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学作为理论工具和基础无可厚非。
2、警察学主要为警务经济理论提供研究对象
警察学是研究一切警察、警务现象和规律的社会科学,对于警察、社会控制、警务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欧美五次警务革命的变革和发展,使警察学学科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其研究方法有制度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学科交叉研究等等。当前,边缘学科研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警察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成为一种趋势,警察学与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的交叉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警察科学的相关理论,在这些研究过程中,警察学主要提供研究对象。在警务经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警察学同样担负着提供研究对象的任务。
(二)警务相关学科进行比较研究的思路
警务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除依靠警察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之外,务必需要拓宽视野,并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外部比较研究。由于警务兼具司法性、行政性、以及准军事性,因而将警务经济理论与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法经济学、军事经济学、政府经济学进行相关比较研究,是充实该理论的另一基本研究路径。
1、警务经济理论与法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路径
由于长时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警务经济理论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和论证,与之相关的法经济学近年来在国内外却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法经济学发端于美国,是以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为工具,对法学理论和法律现象进行综合研究的交叉学科理论,以科斯“交易成本”的提出而使法经济学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学流派。由于警务与法学有着众多必然和偶然的相关性,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必然可以成为警务经济理论的借鉴,尤其当警务作为一种法治职能和活动作用于社会时,如何提高警务运行效益和立法、执法效率就成为一个得以借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要以科斯定理作为指导并有效降低警务交易成本的理论指导,为警务效益最大化提供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相关建议。
2、警务经济理论与军事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路径
警务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发生的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中为应对社会动乱和暴力案件等事态,务必致使警务(尤其是以国家公权力为基础的国家警务)带有一定的准军事性质。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便是带有准军事职能的警察队伍,武装警察部队的编制、后勤、物资供给、资源分配与军事机关基本类似,这就使得警务经济理论与军事经济学相互借鉴成为可能。军事经济学在国内外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其资源配置理论、军用物资循环论、军事制度经济论对于警务经济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军事物资循环经济理论,对于警用物资配置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可以很好的指导并解决当前我国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公安体制与警务资源配置的矛盾,即公安机关财政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因而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财政供给充足甚至过剩,出现警务供过于求的局面,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财政紧张往往导致警务资源供给不足,出现警务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合理的资源调剂和分配,可以对区域警务资源差异进行很好的平衡和调剂。
3、警务经济理论与政府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路径
警务是在政府领导或者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公共职能活动,警务资源供给和财政支持也主要来源于政府,因而警务经济理论与政府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关性,警务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基本公共资源供给必然也是政府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政府经济学关于资源的部门分配理论以及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对于警务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通过与政府经济学相关理论比较研究,对警务经济理论中财政预算策略进行完善和充实。除此之外,政府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合理性论证、公共产品供求理论、政府经济学关于权力寻租的基本理论对于警务经济有着直接借鉴的意义。
警务经济理论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理论,当前的研究层次和深度还略显稚嫩。通过对警务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研究路径进行简要分析,探讨警务经济理论的相关方法论,重点探讨了警察学与经济学交叉研究的基本路径,以及警务经济理论与军事经济学、法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路径,其目的在于能够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警务经济理论的重视,并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为构建集约型警务提供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
作者:何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