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托弧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文学名:爱尔托弧菌(埃-突弧菌)

拉丁学名:( EI Tor vibrio )

概述:弧菌属的一种,副弧菌的病原体,能溶解红细胞,可借此与霍乱弧菌鉴别。由埃及西奈半岛的EI Tor检疫站首先分出此菌,故得名。

生物学特性:其生物学特性与霍乱弧菌相似。长1~3μm,宽0.3~0.6μm,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和荚膜,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能引起人的感染,临床表现与霍乱相似,过去曾称为副霍乱,埃-突弧菌。

致病性与免疫力:其病情一般较轻,严重者仅占少数。致病因素主要是弧菌产生的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肠液分泌过度,患者出现上吐下泻。腹泻呈米泔水样,并含有大量弧菌。患病后血液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并获得免疫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