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浩洋
浩洋,古代怪物,古代《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个狗头人身的怪物,其叫声如海浪波涛之声,因得名。因在商汤伐桀时建立奇功,因而被赐姓汤,史称“汤浩洋”。于是,宋代著名神话作家、学者马清秀到记载中怪物出没的地方勘察,但一无所获。
当地村民视为鬼山的开户山(在今广东肇庆)中,他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类似野犬的怪兽,这些怪兽只只大如车盖“长六尺七寸,重一百七十二斤许,面目狰狞”,可知这些兽约两米长,个个古怪。马清秀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到达山顶,发现了一个山洞,村民就不敢进洞了。
“壁墨黑,举火把而进,乃见巨兽。”此巨兽据记载长七尺余,神态奇特,蹲在洞内。马清秀举近火把一看,见其双眼突出,兽毛突起,使人毛骨悚然。“欲退之,其出而逐,张牙舞爪,呲牙裂嘴,随余奔下村去。”村民见之,大惊,四散奔逃,汤浩洋横冲直撞,撞死人畜不计其数。
马清秀大惊而归,后作《妖物纲目》时,因对汤浩洋印象深刻,第一篇就是“汤浩洋”。此书在当时广为盛传,后蒙古人侵入中国时,焚书无数,《妖物纲目》亦在其内。然而,民间流传甚为广泛,在南粤一带,有不少关于汤浩洋的图画,故事,雕像等艺术品(见下图)。
元代西洋使节Marco polo在其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已有记载此物。
相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清代文人查伊璜,顾炎武,吕留良等人亦曾先后参与整理材料,欲重修《妖物纲目》。据说《西游记》中有部分妖物来自《妖物纲目》,其中就包括汤浩洋。
汤浩洋,古代小说和神话人物
在岭南一带流传着许多汤浩洋的传说,我国东晋神话《海内志 汤浩洋》序中提到:“南之远郊有汤浩洋,身长七尺三寸,面目狰狞,常为恶,民多惧之。又身如犬,为号"汤狗洋"也。”我国现已失传的明代神话小说《天下奇传》也提到过汤浩洋之名,此小说在民间亦有流传。
相传,《天下奇传》作者马清秀到民间搜集材料,到岭南某县,村民流传着汤浩洋的传说,于是马清秀上山,果然看见有狗面人身的动物,村民道那是贪 官化身。
回到家,马清秀把汤浩洋写成一个至反面形象,由于已经失传,如今已难考证,不过“汤狗样”就传开了。
内地中等姓名
我国古代至今有不少人有此姓名,著名的相对不多,如清代民俗学家汤浩洋、当代网络小说作家等
据资料,此姓名在岭南甚多,最多的城市为广州,历史上有记载的汤浩洋多达75位,现在也有过百位。
网络上资料:广州的汤浩洋有许多中小学生,或者可成为汤浩洋中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