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概况【作品名称】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钱镠
【作品体裁】诗
原文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1]
作者钱镠:字具美,小字婆留,汉族,杭州临安人。父钱宽,母水丘氏。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卒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
少年时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为杭州刺史,从此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封其为越王。904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