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街社坛观音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庙街社坛观音楼
庙街社坛观音楼

庙街社坛观音楼位于九龙油麻地山东街,观音庙的名称,往往各有不同,有称观音庙,或称观音堂,亦有称观音楼,但庙街的观音楼则称之“社坛观音楼”,相当特别,而社坛就是一社团的社庙。

名称来源《管子》:“方六里,合之曰社。”《周社,月会》云:“命民社。”注云:“社,后土也,使民祀焉。”

社坛是方横六里内的居民所奉祀的后土之神庙。从前在官涌村和庙街一带的居民,在榕树头建了一间“社学”;即是方横六里内的公立书院。在社学侧建一间社庙,就是这座福德祠。后来,该处的福德祠,请了一位观音来坐镇,将观音菩萨安在福德祠内。

后来坊众觉得,福德祠既请来一位观音,这观音在北面,对庙北街的坊众有利。因此庙南街那一边的坊众,便再请来一位观音,安奉在南面的社坛之内;但北面的已名观音古庙,南面的这一间,便不能称庙,故用“社坛观音楼”加以区别。

这二间庙,同在榕树头天后庙的范围内,故此,在这范围内就有两间观音庙。一间是近北面的,称“观音古庙”;一间近南面的,叫“社坛观音楼”。两位观音菩萨,一南一北,保佑南北坊众。[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