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剧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位于北京东路贵州路口,坐北朝南。前身为金城大戏院,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国华影业公司经理柳中浩、柳中亮兄弟筹资建造,次年2月1日落成开业,黄中杰任经理,专映电影。抗日战争时期影业萧条,民国三十一年由韩正平租借改演京剧,李万春、林树森等参加演出。1954年6月3日市文化局接管,1957年批准其为人民淮剧团固定演出场所。周恩来总理提议改为黄浦剧场(因处于黄浦区),并亲笔题写场名。旋改建舞台,1958年2月16日春节首演淮剧《水漫泅州》,淮剧《海港的早晨》也首演于此。终因原舞台只适应放映电影,不久仍专映电影迄今。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一千零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干三百五十平方米。1974年剧场大修,拆去前舞台,现有舞台宽十三米,深七米,总高度十三米,无副台。有座位一千六百一十二个。[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