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故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人类在口头文学中表现动物,渊源久远。早在原始社会生活中,人和动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人们的观念中,人和动物还没有截然分开。人们常常以人类自身的思想行为去揣摩动物,想象动物的生活及其性格与心理,给以人格化,形成最早的动物故事形态。在后来的发展中,故事所涉及的动物的范围日益扩大,并常常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表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对于动物的理解和观念。

分类动物故事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动物之间的矛盾和纠葛侧重表现某些社会现象,反映出一般世态人情和人与人的关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如《虎和鹿》中骄横狂妄的虎,要吃掉鹿,可是它没见过鹿,便问鹿,头上的犄角是干什么的?身上的斑点有什么用?聪明的鹿把它头上的角说成是食虎肉的叉,把身上的斑点说成是吃过多少虎的标志,于是吓跑了虎。这类故事还有《聪明的兔子》、《黄牛和水牛》、《老雕借粮》等。它们表现出人们同情弱小、赞美聪明智慧和反对强暴、妄自尊大、欺骗狡诈等种种主题思想。

第二类是在动物故事中,包含哲理或教训的意义,成为动物寓言,如叫声难听的枭鸟,感到东村人们讨厌它,便搬到西村,到西村,叫了几声,人们还是讨厌它,它再也无计可施了。这个《枭鸟搬家》的故事就以其明显的寓意表明主题。它告诫人们:不改变自己难听的声音,只是一味搬家想讨人喜欢是徒劳的。这类动物故事,大多以某种动物行为的失败结局给人们以启示,达到教训的目的。

第三类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幻想情节解释和说明动物的具有今天的习性、特点和声音、形态的原因。如狐狸的毛为什么是花的呢?因为它听了猴子的话,把腿拴在马腿上被马在地上拖的。故事情节往往把某些动物的特点设想为原来并非如此,而是经过某种事件之后才落得这个样子。这类动物故事解释某些动物为什么有现在的习性、叫声、形体等特征。它通过简短有趣的情节,并在幻想性说明中传播了有关动物的知识。这类故事侧重于解释,其中也常常反映出某些社会现象。

在丰富的动物故事中,有些动物的形象及性格特点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通常情况下,虎、狼、豹、鹰等是强暴、凶残的;羊、鹿、兔子、喜鹊等是善良弱小的或被残害的;狐狸、猴子等是奸诈狡猾的。而憨厚、愚钝的典型则又多用熊、马等表现。但有些动物在不同的故事中又因处于不同的地位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虎,有时也很善良,而兔子也常常挑拨是非干坏事。

动物故事形式短小,结构单纯。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是把人的思想行为结合动物的习性特征,使之浑然一体,并赋以生动的趣味。动物故事以喜谑为多,很少严肃气氛。在动物故事中,对有关动物的形体、习性特点大多作出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即使是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作品也都与动物本身的特点十分贴切自然,与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主题,和谐统一。

动物故事,最适合儿童的兴趣,对成人也具有一定娱乐和教育意义。它们至今在中国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被大量地保存着。

图书信息《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

作者: 崔钟雷 主编

出 版 社: 哈尔滨出版社[1]

出版时间: 2010-1-1

字数: 50000

开本: 24开

I S B N : 9787807539391内容简介童年是开发智力的最好阶段,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期。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满足家长的这个愿望,我们精心地为3-5岁宝宝编排了这套“小笨熊学前第一步”系列丛书。

本套丛书包括学前儿童必备的各类知识,旨在开发宝宝的智力,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本书还配有精美的图片,可以使宝宝更有兴趣地学习知识。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相信本套丛书会带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目录狗熊种地

小蝌蚪找妈妈

三只小猪

井底之蛙

老虎学艺

小猫钓鱼

小羊过河

说谎的猴子

老虎的宴会

骄傲的大力士

小马过河

乌鸦喝水

穿靴了的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