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德大马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士德大马路简介:

高士德大马路(葡文:Avenida de Horta e Costa,前称柯高大马路),位于澳门半岛中北部,东南端由士多纽拜斯大马路起,西北端至罅些喇提督大马路止,长795米。为东西主要通道。[1]

1905年以第96任(1894至1897年)澳门总督高士德(葡文:José Maria de Sousa Horta e Costa)之名命名。中文原来译作柯高马路,后因“柯高”二字粤语音听起来不雅 (疴膏),方改为今名。

早期以两层高住宅为主,1970年代逐渐形成今日商住混合的景观。1990年代由于松山隧道的落成,交通更加繁忙,政府不得不在其东南端建一行车天桥,直通松山隧道口,因而砍伐了原本种植在街心的榕树。马路中部的榕树亦因垃圾收集站的兴建而受威胁。另外,在马路两端保留了早期石制的路标 (而非今日以瓷砖铺成的路牌)。

昔日的娱园 (今卢廉若公园)北部为培正中学现址。在与罅些喇提督大马路交界的东北角有红街市大楼。[1]

这样的地方到澳门值得去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