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校概况(2009年)2009年,学校采取向上争、财政投、自己出等多渠道筹资1000余万元,配置了办公、后勤和教学设施设备,基本满足现有规模发展的需要。近3年来,学校社会声誉、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职工队伍从2007年的15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400余人。学生规模从2007年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7000余人(不含半工半读3000余人)。特别是今年,学校全日制中专招生突破4000人,在全重庆市300余所中职中专学校中位居第一。2008年就获得全国职业教育百所管理创新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理念办学理念创新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质量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立足黔江区、带动渝东南、服务大重庆、辐射湘鄂黔”的办学方向。明确了“讲人本、讲秩序、讲责任、讲实绩、讲境界”的管理理念和“勤奋敬业,不辱使命;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制度第一,校长第二;追求细节,做好小事;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管理思路。把培养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走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特色品牌发展与文化发展并举并重之路。

管理管理精细规范学校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和工作目标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率先在重庆市实行封闭式、军事化、人性化的“一式两化”和学生在校既是学生又是单位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管理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育人育人质量高学校按照创新“文明规范+团结协作+敬业忠诚+一技之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努力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课程及课程内容体系,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感恩之心、宽容的心态、懂得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成功基本智能。学生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高,就业、创业和立业能力强。

就业就业渠道畅通学校坚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涉足国外”的就业方针,创新“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工厂”的人力资源派遣就业模式,培植了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及全国知名企业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前景发展前景广阔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特色品牌发展与文化发展并举并重之路,实施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特色强校、品牌强校、名师强校战略,强力突破进口关、质量关、出口关。2012年前学生规模达到10000人以上,将努力建成设备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并成功创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武陵山片区职业教育中起到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