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三副面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

年的三副面孔

书 名: 年的三副面孔

作者:红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509712269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内容简介本书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从知识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上来探究年的“根”源问题,对我国一直景仰的“年文化”,“年”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本书探讨的不是民俗是什么、都包括什么、都有什么的问题,而把探讨的重点放在为什么会是这样上,放在年及年民俗的文化真相命题,也就是呈现在生活中的民俗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问题。

没什么不好理解的,雷神、鳄鱼、植物神的三者合一,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年。从神格上讲,年是雷神:从现实格上讲,年是鳄鱼;从功能格上讲,年是植物神。年就是这样既神秘又真实,成就了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春节)。

这是一次在时间之路上对时间文化的探访。在中国时间文化的花园里,诸多时间性事物,特别是年、月、日这三朵金花,其不为人知的前世今生,其让人诧异的神性传说,其令人炫目的瑰丽愿景,都将一一呈现。

图书目录序言年月日的文化史

第一部分年

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口头传说与资料史料

年传说的四个问题

过年诸事项的整体观

水性食物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要守岁

爆竹与鼓:雷神的两项遗产

过年事项:阳性力量的变相表达

年的三副面孔

年与岁、辰

第一副面孔:鳄鱼

第二副面孔:植物神

第三副面孔:雷神

三位一体的年

独特的节庆吉祥物

《金枝》中的植物神与年图腾

西方的金枝命题与中国的植物神传说

动植物一体化

最厉害的是金枝和爆竹

杀死图腾与驱赶图腾

演绎而成最大的时间标识

儒家思想与年文化:有限度的狂欢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节庆活动的伦理化

年文化中的“尸”与“戏”

第二部分月

从祭月到拜月、赏月

月文化景观一瞥

祭月与拜月

当月亮成为审美对象

月亮的两个神奇因素

死则又育的月亮

具有不死性的事物

道家与月文化

月神:从主杀到主生

成为月神的人选

主杀的月神

嫦娥与蟾蜍

阴性时间与超越性的时间意象

第三部分日

日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最高性存在:天与日

太阳的节日

太阳树:太阳与植物的关系

俗世中的日文化

日文化在语言中的遗存

太阳鸟的神格

鸟与太阳之亲缘故事

历史上的鸟图腾

太阳鸟的世俗使命

日文化中的太阳崇拜

太阳崇拜的方式

有多少神性人物与太阳相关

作为太阳的建筑:明堂

时间的圣感和光感

因仰视而时间

追寻时间的亮光

结语一年与中国的时间文化

时间的形成与演变

年的内涵:中国式独特的时间观

初始时间的文化意义

结语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年

附录年的口头传说

参考资料

后记年: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