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兵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运兵洞永年县广府镇西街村民在该村小学操场施工时意外挖掘出一个地洞,有关专家经现场勘察并据相关史料初步断定,该洞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窦建德建设的“运兵洞”。

此洞距地表约5.5米,呈东西走向,洞壁用青砖砌筑,洞底用青方砖铺面,洞高约2米宽1米,洞顶火熏痕迹明显。

专家据此推断为运兵洞,从砖的年代和垒砌特点可断定为隋唐时期。现在洞内淤泥已达1.2米之厚,初步目测洞的可视长度约为30余米,从30米之外处向南转向。此洞的构造、长度、起止处等正在进一步勘察.

据《广平府志》记载,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窦建德在广府城建都后,隋朝派官兵前来征讨。为掩盖义军兵少弱点,迷惑官兵,窦建德一面筑堤修城严密防守,一面派人从广府城里向城外西北方向挖一条长约22.5公里的行兵地道,把挖出的泥土筑成土堆用苇席圈起来伪装成粮囤。地道挖通后,起义军从城内洞口下去,再沿地道从洞头村地道口出来,从地面返回城内,如此巡回往返,使隋军误以为义军兵多粮多而连夜撤走。

据文物专家介绍,该洞具有较高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目前,永年县正按照有关政策加强对此洞进行保护和发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