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龙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徐龙伢, 博士, 研究员, 1964年出生。1996-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2000年和2006年两次赴日本北海道大学作访问教授。

学术成就: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中国科学院、辽宁省、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等重点科研课题, 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其中国际领先/先进水平成果5项,在国内外核心科技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获得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内外授权专利80余件,撰写了《催化裂化干气综合利用新流程探讨》专著。负责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新技术”已转让至国内17家石化企业,效益巨大,有效促进了干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石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针对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对吡啶(广泛应用于农药和医药等领域)生产技术的垄断及对出口的限制,负责开发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乙醛-甲醛-氨合成吡啶高性能新型催化剂”,成功投产两套万吨规模吡啶生产装置(其中一套为迄今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果鉴定认为达国际领先水平。所获奖励/荣誉:1988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和特别奖;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基金奖;1999年获辽宁省青年科技一等奖;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2、2003和2005年三次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首届获大连市专利金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先进个人一等奖;200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06年首届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007年大连市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大连五一奖章;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均第一排名/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