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道博物馆

概述中国铁道博物馆是2003年9月由铁道部科学技术馆正式更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一号院北侧,占地157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典雅、清新、时尚,既体现了现代建筑之美,又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蕴涵着丰富的内涵。收藏和展出60余台珍贵的文物机车和车辆,中国铁道博物馆包括机车车辆陈列厅、综合展厅和专题展厅三部分。
16500平方米的机车车辆陈列厅于2002年11月2日正式对外展出。厅内的8条展示线展示了中国铁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机车车辆近60台,其规模之大居国内首位。其中有中国现存最早的蒸汽机车,有以革命领袖的名字命名的机车,有旧中国使用的多种外国机车,有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代内燃和电力机车,有老式的铁路专用客车,有国家领导人乘坐的专列,还有不同种类的铁路硬坐车、卧车、餐车、行李及货车。最具特色的是由30台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蒸汽机车组成的庞大阵群。著名的“零号机车”、“毛泽东号”和“朱德号”机车,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意义和革命纪念意义。JF型、KD7型、SN型、SL型、KF型等各种型号机车,形象的展示着百年铁路风云画卷中牵引动力的历史轨迹。新中国成立后设计制造的胜利、建设、人民、前进等型机车,则精心收藏了每种型号的首台机车。这些展品充分反映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光辉历程,是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现代发展的历史见证。
铁道博物馆综合展厅主体建筑已建成,展示一百多年的铁路发展的历史。
在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中国铁道博物馆将致力于征集、收藏、展示中国铁道文物,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产业文化,大力普及铁路科技知识,使之成为中国铁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展厅介绍机车车辆陈列厅
是中国铁道博物馆的重要展厅之一,建筑面积为16500平方米,展厅内设有不同道床结构和不同轨枕形式的8条展示线路

,可以同时展示80-90台(辆) 机车车辆。
目前展厅内展出了50多台经过整修的机车车辆,其制造年代跨度从1881年到1993年。其中蒸汽机车28台,内燃机车8台,电力机车1台,客车7辆,货车9辆。它们当中既有堪称镇馆之宝的中国现存最早的机车——0号蒸汽机车,还有以伟人名字命名的“毛泽东”号和“朱德”号等功勋机车,也有英、美、日、俄、比利时等国不同时期制造的多种型号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中有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东风”型电传动干线货运机车,中国制造的第一代“韶山”型电力机车等。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多种客货车辆,有老式的专用客车;有国家领导人的公务车;还有不同种类的铁路座车、卧车、餐车、行李车及不同用途的多种铁路货车等。中国铁道博物馆机车车辆陈列厅展出的文物展品,是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发展变化的缩影,是中国铁路从落后到现代化的历史见证。
展厅中每台机车配有中英文对照的文字说明牌,简略介绍了该车的型号、轴式排列、全长、速度、制造国家、制造年代等。
机车车辆陈列厅设有先进的安防监控系统、消防灭火系统以及音响照明系统。
机车车辆陈列厅还向观众提供语音导览服务。
综合展厅
综合展厅的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分为展示区和功能区,展示区包括序厅和展览厅,将展出以中国铁路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文字、照片、图表、实物、模型等文物展品。功能区设有多功能厅、来宾接待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安防监控室等。
专题展厅
拟建的铁路专题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规划展出铁路及相关专业的专题展览,致力于推介铁路最新科技成果,宣传铁路跨越式发展,为当代铁路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藏品介绍KD55 型579号窄轨蒸汽机车是1921年由日本川崎车辆株式会社制造的轨距为1米的窄轨客货两用机车,和其它这种轴式机型系列一样,又称“团结式”。机车型号:KD55 579; 轴式排列:1—4—0全长:16.56米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 制造国家:日本 制造年代:1921年
KD55 型579号窄轨蒸汽机车
JF51型 738号窄轨蒸汽机车是1913年由法国制造的轨距为1米的侧水柜型窄轨机车和其它“解放”型系列一样,又称“天皇式”。这台法国制造的米轨机车原属昆河铁路,在昆明—河口线上运营,1990年取消该机型。机车型号:解放51型738(曾称ㄇㄎ51型) 轴式排列:1—4—1 全长:11.55米; 设计速度:55公里/小时; 制造国家:法国; 制造年代:1913年
JF51型 738号窄轨蒸汽机车
PL9 型146号蒸汽机车是1922年比利时制造的挂有3轴煤水车的中型机车,又称“草原式”。建国前广泛用于干线货物运输。机车型号: PL9型146(曾称ㄆㄌ9型 轴式排列:1—3—1全长:19.42米; 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制造国家:比利时; 制造年代:1922年
PL9 型146号蒸汽机车
在人类近现代社会发展中,铁路和火车曾经是先进生产力和现代文明的象征。中国铁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铁路机车车辆,特别是作为运输牵引动力的铁路机车,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折射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也凝聚了几代铁路人为之奋斗的拼搏精神。
旧中国时期,铁路机车基本是舶来品,且类型繁杂。1949年底统计存世的4000余台蒸汽机车,型号就多达20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机车车辆工业在一片废墟上发展进来。1952年开始仿造蒸汽机车,1956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新型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试制内燃和电力机车及新型客、货车辆。1988年12月21日,我国停止干线蒸汽机车的生产,标志着铁路牵引动力已经跃入以内燃和电力为主的新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铁路已经形成了造修并举、系统配套、专业定点、产研结合的运输装备制造体系。
陈列馆收藏陈列的展品,都是曾在中国铁路上使用过,并且在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珍贵机车车辆。
中国产火车
“毛泽东号”蒸汽机车。1941年日本制造,型号:JF1-304,轴式排列1-4-1,全长23.7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牵引力24030公斤。1946年10经中央东北局批准在哈尔滨机务段命名,1977年1月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退役。
朱德号”蒸汽机车。1942年日本制造,型号:JF1-1191,轴式排列1-4-1,全长21.91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牵引力24030公斤。1946年10命名朱德号的机车还不是这台,1947年更换为这台。1977年12月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机务段退役。 “国庆号”蒸汽机车。型号:JF1-2101,轴式排列1-4-1,全长21.91米,构造速度每小时70公里,牵引力24030公斤。这是四方机车车辆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于1950年9月修复组装的一台日本蒸汽机车。
前进101号蒸汽机车。轴式排列1-5-1,全长26.02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牵引力33290公斤。这是大同机车车辆厂于1964制造的中国第一台经过重大技术改进的干线货运机车。
世界各国火车
这是前苏联在1931年生产的大型货运蒸汽机车。轴式排列1-5-1,全长29.0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5公里,牵引力34010公斤。
这是美国1929年制造的窄轨客货两用机车,曾用于云南铁路的列车牵引。它的全长为14.8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45公里,牵引力6691公斤。
这是日本1921年制造的轨距1米的窄轨客货两用机车,曾用于滇越(昆明-河口)铁路的列车牵引。它的全长为16.56米,构造速度每小时50公里,牵引力16370公斤。
美国1947年制造的客货两用机车,是二次大战后联合国救济总署为中国战后恢复经济而无偿援助的。它的全长为20.3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90公里,牵引力23200公斤。
机构设置综合部:
人事部:
计财部:
展陈部:
编研部:
文物部:
市场部:
社教部:
詹纪馆:
其他信息开馆时间
星期二----星期日 星期一闭馆
参观时间:9:00-16:00
现在门票价格 (2009年5月18日,被列为第二批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
以前门票价格:
成人20元
学生凭学生证10元
铁路职工凭工作证10元
学生团体提前3天预约免费
乘车路线公交车:乘403、629路到环形铁道站下车,东行1000米
驾车:从四元桥走京顺路,第三个红绿灯,大山桥右转湾走直行路,酒仙桥北路向东到环铁门口,左转弯即到。
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