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学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隔离学说(isolation theory):地理隔离这一概念是由C.达尔文(1859)为了说明加拉帕戈斯(Galapagos)群岛生物区系时而提出的,以后为了说明进化而使用隔离或分离(segregation)等词。它不仅是自然选择的辅助因素,而且也发展成独特的进化因素论。M.Wagner(1868,1870)的隔离学说(德:Separationstheorie)就是这种进化因素论。他考察了世界各地以后,认为生物之所以分化为不同的种,首先是由于地理隔离。最初,认为如果没有地理隔离,也就没有自然选择,但后来认为由于生物向新区域迁移和隔离而增加了变异性,以至那些对个体数少而未被淘汰的变异体多数得以生存下来,这样就脱离了自然选择说。这种学说也称为迁移学说(德:Migrationstheorie)。对于以自然淘汰的观点来看隔离,是由J.T.Gülick(1872)根据夏威夷群岛的卷贝在每个岛或每个峡谷里都有变异,而分布极其有限,提出了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其次,J.T.Romanes(1885)提出生理隔离的观点,他认为生物体生殖器官的构造和生殖期的差异和性行为的变化等,也是引起种的分歧的重要原因。[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