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院概况】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1月[2]。

中国矿业大学在学校新的百年起点,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布局与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巩固传统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高峰,拓展学科方向,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经2009年12月29日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电力工程学院,即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1]。

电力工程学院目前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和电力系统研究所。学院旨在培养电力和煤炭行业中的发、供电系统及其自动化、煤和煤层气的燃烧和利用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能解决电气工程和能源动力方面技术问题,能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生产自动化、清洁能源开发、煤的高效燃烧、煤层气瓦斯发电、能量高效转换、煤的地下气化和能源环境控制与保护等的设计、研究及管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是一个集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学院目前拥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学生500人;拥有流体力学博士点、流体力学硕士点、流体机械硕士点和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点。根据学校对电力工程学院的定位和要求,学院将在热能工程、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等学科进行发展,形成以能源动力学科和电气工程学科等为支撑的创新性学科平台系统。

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兼职电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3]。

学院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4人,兼职院士1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100 %,拥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和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经过3~5年的建设,电力工程学院将形成一支学术造诣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队伍。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将学院建成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一流、科研平台先进、教学质量优异、研究成果丰硕的服务电力和煤炭行业、面向社会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院。

【学科设置】流体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流体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流体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

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点;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科研机构】★电力系统研究所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所)

★动力工程实验室

【学院领导】李意民:院党委书记

张磊:院党委副书记、行政副院长

郭楚文:教学副院长

菅从光:院长助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