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院概况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85人,其中本科生623人,研究生462人(包括硕士研究生354人,博士研究生108人)。学院拥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谢和平院士兼职任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

学院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实验设施,设有北京市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重点实验室、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分形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力学测试技术研究所、矿山工程力学研究所、深部矿井降温技术研究所、滑坡灾害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和实验机构,其中北京市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集岩石混凝土材料宏细微观静动态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与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实验室;深部工程灾害控制实验室是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际领先的深部岩体力学实验系统,在我国深部开采工程灾害控制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与英国、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香港、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派出3-4名教师出访开展合作研究,并邀请多名国外知名学者前来访问讲学。目前,学院正在实施UK-CHINA GEO Net 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六所英国世界著名大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计划,搭建国际研究生教育平台。

学科设置2个研究中心(工程力学研究中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和岩土工程);

1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工程力学);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1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系统分析、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管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系统分析、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管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艺术学、美术学);

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3个系(力学系、土木系、建筑系);

3个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建筑学、土木工程)。

科研机构★北京市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重点实验室(我国第一个集岩石混凝土材料宏细微观静动态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与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实验室)

★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岩石力学与分形研究所

★岩土工程研究所

★工程力学测试技术研究所

★矿山工程力学研究所

★深部矿井降温技术研究所

★滑坡灾害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和实验机构

★深部工程灾害控制实验室是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领先的深部岩体力学实验系统

两院院士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学院领导何满潮:院 长、兼院党委书记、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波:院党委副书记

单仁亮:科研副院长

张卫民:行政副院长

周宏伟:教学副院长

王前飞:院长助理

谢和平: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兼职)、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