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
bái rèn
1.锋利的刀。《礼记·中庸》:“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史记·日者列传》:“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於操白刃劫人者也。” 唐 刘长卿 《送裴郎中贬吉州》诗:“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此战,匪我白刃相加。”
2.借指带刀的人。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代宗 时,百寮立班良久,閤门不开, 鱼朝恩 忽拥白刃十馀人而出。”
3.借指战争。 唐 罗隐 《即事中元甲子》诗:“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笔名: 王爽、蓝默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18
民族: 汉族
原名王年送,乳名天送,学名王馈生,改名王寄生(1935年在马尼拉半工半读,改馈生为寄生。署见该地《华侨商报》、《新中国报》。后在延安及山东也用此名),西名ANTONIO(安东尼奥)(1932年去菲律宾谋生后所取),笔名王爽(见1936马尼拉《救亡月刊》,后见香港《港报》、汉口《全民周刊》)、屯冷(见抗战时山东报刊)。作家。
福建石狮永宁人。中共党员。1939年毕业于抗大化学队。14岁随叔父去菲律宾谋生,半工半读。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参加编辑《救亡月刊》。1937年从菲律宾回到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参谋,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干事、《鲁南时报》总编辑,《战士报》主编,十三团二连政治指导员,丹东广播电台台长,滨海军区《民兵报》总编辑,《山东画报》副主编,新华社记者,中南军区编辑科长,四野文化部创作员,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总政治部创作员,长沙警备区顾问,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员,专业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华归国华侨文艺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上、下集)、《南洋漂流记》、《白刃小说选》、《白刃剧作选》,诗集《野草集》,话剧剧本《兵临城下》,战斗通讯《无敌英雄》,传记文学《罗荣桓元帅纪事》等。还出版有《生死一条心》、《平常人的故事》、《罗荣桓的故事》及《南洋漂流记》等。
诗歌《郑秀兰》、《弟弟的眼泪》均获1948年山东文协文艺奖,话剧剧本《糖衣炮弹》(已公演)获1950年中南军区汇演优秀剧奖,电影文学剧本《兵临城下》(已拍摄发行)获长影制片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