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民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立体民主-概念赵启正:政治协商是“立体的民主”

赵启正认为,不能仅仅用发言自由来描述政协委员的活动,因为“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民主的一种特色,它横向是广泛的,同时由于他们的身份,对上对下的协商也是充分的,不妨说这个民主是‘立体的民主’。

这是中国高层人员首次提及“立体民主”这一概念。

立体民主-解析“立体民主”一词,意指政协委员界别众多代表广泛,政协会议形式活泼、内容深刻、成效显著。之所以用立体民主来描述人民政协的形态模式,皆因长期以来外界尤其是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带有明显的偏见和错误的判断,甚至将其视为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妾身未明”的奇特存在,送之名号“元老院”或“清谈馆”。

事实上,这些年敢言、敢秀日益成了政协会议的独特标识,直陈施政弊端的“委员炮手”逐渐增多,倾诉民声民怨的麻辣言论层出不穷,不少敏感话题都是在政协活动中浮出水面,经由媒体舆论跟踪追访后才得以解决。倘若说,此前的参政议政尚处于摸索阶段,稍许稚嫩籍籍无奇,而今却已是有女初长成,风姿绰约,凹凸有致,“立体”而丰满起来。

立体民主-社会评论搭建一个“立体民主”的架构,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要彻底摆脱外国舆论对于中国权力机构中“党委挥手、政府动手、人大举手,政协拍手”的固有印象,妩媚呈现并持续保有“立体标致”的形象,各位委员们,仍需继续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