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驱动开发
行为驱动开发(Behaviour-Driven Development)(简写BDD)
BDD 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设计,并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为团队指明前迚方向。
行为驱动开发的根基是一种“通用语言”。这种通用语言同时被客户和开发者用来定义系统的行为。由于客户和开发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来描述同一个系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表达不一致带来的问题。表达不一致是软件开发中最常见的问题,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开发人员最终做出来的东西就不是客户期望的。使用通用语言,客户和开发者可以一起定义出系统的行为,从而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但如果光有设计,而没有验证的手段,就无法检验我们的实现是丌是符合设计。所以 BDD 还是要和测试结合在一起,用系统行为的定义来验证实现代码。
行为驱动开发是测试驱动开发的迚化,但关注的核心是设计。行为驱动开发中,定义系统的行为是主要工作,而对系统行为的描述则变成了测试标准。在行为驱劢开发中,我们需要使用通用语言来定义系统行为。而通用语言,实际上是一个最小化的词汇表。我们使用这些词汇来书写故事。选入词汇表的词汇必须具有准确无误的表达能力和一致的含义。例如“系统”这个词就不符合要求,因为在不同的语境(又称为上下文 Context)中,“系统”一词具有不同的含义。而“自动提款机”则明确标识了一个没有歧义的事物。
书写格式:
Story: 标题 (描述故事的单行文字)
As a [角色]
I want [特征]
So that [利益]
(用一系列的场景来定义验证标准)
Scenario 1: 标题 (描述场景的单行文字)
Given [上下文]
And [更多的上下文]...
When [事件]
Then [结果]
And [其他结果]...
实例:
Story: 帐户持有人提取现金
As an [帐户持有人]
I want [从 ATM 提取现金]
So that [可以在银行关门后取到钱]
Scenario 1: 帐户有足够的资金
Given [帐户余额为 $100]
And [有效的银行卡]
And [提款机有足够现金]
When [帐户持有人要求取款 $20]
Then [提款机应该分发 $20]
And [帐户余额应该为 $80]
And [应该退还银行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