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褐麟小伞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
肉褐麟小伞
中文别名:
肉褐鳞环柄菇
英文名:
Lepiota brunneo-incarnata
界:
植物界
门:
真菌门(Eumycota)
亚门: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纲:
层菌纲(Hymenomycetes)
亚纲:
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
目:
伞菌目
科:
蘑菇科
属:
环柄菇属
亚种:
肉褐鳞小伞 Lepiota brunneo-incarnata
分布:
河北、山西、北京、宁夏、江苏、黑龙江、安徽、上海、四川等地
简介前言肉褐麟小伞(肉褐鳞小伞)(Lepiota brunneo-incarnata) ,中文学名肉褐鳞环柄菇。[1]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带浅肉粉红色。菌盖具褐红色或暗紫褐色鳞片。无菌托且有菌环。幼时菌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2-4cm,中部鳞片密集色深,边缘有短条棱。菌肉粉白色,近表皮处带肉粉色。菌褶白又带粉色,离生,稍密,不等长,受伤变暗红色。菌柄长3-6cm,粗0.3-0.7cm,同盖色,菌环以下具环带状排列的小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菌环生柄上部往往只留有痕迹。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卵圆至宽椭圆形,7.8-8.8μm×4-5μm。褶缘囊体棒状,较多,20-26μm×7.5-10μm。生态习性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分布地区河北、山西、北京、宁夏、江苏、黑龙江、安徽、上海、四川等。经济用途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1976年以来,曾在河北、江苏、上海、黑龙江发生大批中毒。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采食野生蘑菇时需注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