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生态调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百科名片

汗腺生态调控

“汗腺生态调控”项目是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科技研究院(APEX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U.S.A)的一个研究项目。“汗腺生态调控”项目由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科技研究院雷特斯·安里教授支持,历经七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而取得了成果。“汗腺生态调控”研究成果被美国《生物学文摘》、《近期生命科学》期刊、荷兰《医学文摘》、英国《遗传学文摘》、美国《细胞生物学杂志》等专业杂志及多家媒体作了详尽报道。

汗腺生态调控简介“汗腺生态调控”项目主要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揭开了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过大是形成狐臭的根本原因,并发现了调控细胞间隙的有效因子——细胞营养素β(Cell nutritious element-β),以及温和无致敏专用于青少年并能稳定大汗腺细胞间隙的调节物质植物活性多肽-Clearance regulate factor(C.R.F)奎瑞因子,从细胞间隙去调控汗腺生态环境,根除狐臭的一个研究项目。在该项目的基础上,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科技研究院与中国首家功效美疗品牌知医堂药业合作推出了全球唯一从细胞学角度根除狐臭的收狐霜1+1。

认识汗腺

人体汗腺分小汗腺与大汗腺(顶浆腺),大汗腺是产生狐臭的根源。

汗腺生态调控

小汗腺:小汗腺遍布全身,人体皮肤约有小汗腺200~400万个,主要用于调节体温,位于人体无毛区。小汗腺分泌出的汗液为透明的液体,略带酸性(PH4~6.8),其中98%为水,其余为非有机物(氯化钠、磷酸盐和硫酸盐)和有机物(尿素、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或它们的盐类)。

大汗腺(顶浆分泌腺):是汗腺的第二种类型,位于人体的少数部位,如腋窝、眼部周围、生殖器部位和外耳道内等。大汗腺分泌出的汗水呈乳白色状,含有较高的有机成份(如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酶等)。大汗腺的位置较深,位于皮下组织层。腋窝部位的大汗腺最丰富,又称腋窝腺。大汗腺较小汗腺大,呈长而盘卷成团的管状,它们的分泌管在皮下盘曲,常开口于毛囊内,或在生长毛发的地方。女性的顶浆腺较男性二倍(这也是为什么狐臭女性多于男性的原因)。

汗腺生态调控项目研究成果

汗腺生态调控

1、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大于正常值,是狐臭产生的根本原因

汗腺是皮肤中最简单的单管腺,在真皮层内盘曲成团,这就是汗腺的分泌部。汗腺的分泌方式是水分和脂质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泌入官腔,其成份跟尿液相似,而管壁的细胞间隙的大小是汗液成份组成的必要条件。管壁的细胞间隙通常小于75nm,水分等小分子和一部分大分子可以自由滤过;如果大于75~100nm时,脂质等大分子就可以畅通渗入官腔而大量排出,再被细菌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而产生腋臭。小汗腺分布于全身,分泌99%的水分和0.5%的盐分,不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而大汗腺(顶浆腺)如果其管壁细胞的间隙大于75nm~100nm,则机体内脂质大分子物质会大量渗入官腔而被排出体外。这种物质浓稠,含有油脂、蛋白质及铁分,经由腋窝部位的细菌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狐臭。因此,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过大是形成狐臭的最根本原因。

2、细胞营养素β(Cell nutritious element-β)可调节大汗腺细胞间隙缩小至正常值

汗腺生态调控研究实验证实细胞营养素β(Cell nutritious element-β)是大汗腺管壁细胞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在细胞间隙大于100nm的情况下,能促进大汗腺管壁细胞分裂、增殖。因此,如何促进汗腺管壁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分裂、增殖,是当前抑制狐臭研究的关键。根据大汗腺细胞分裂、增殖的特异性原理,美国爱普斯研发专家利用大汗腺细胞分裂过程促DNA分裂所必需的特异性胶原蛋白,通过细胞生物合成技术而研制出的大汗腺细胞营养素β。

研究报告证实细胞营养素β在体外可经皮吸收而靶向作用于大汗腺管壁。被吸收的Cell nutritious element-β可促进管壁细胞的生长、分裂、增殖,它对管壁细胞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激活细胞上的磷脂酶短暂地诱导Ca++释放而发生的。在细胞进行分裂、增殖、排序的过程中,调控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并在机体整体平衡机制的作用下,使细胞间隙调控至正常数值(小于75nm)。在不影响人体正常代谢的前提下,有效地阻止脂质大分子的过量渗透,使大汗腺生态趋于平衡,从而彻底消除狐臭的发生。

3、奎瑞因子-C.R.F具有稳定细胞间隙的功效

奎瑞因子-C.R.F是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研究院汗腺生态调控项目的研发成果之一。它是从北美金缕梅中分离出一种植物因子,有极强的生理活性,对大汗腺管壁细胞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它对皮肤蛋白有着独特的亲和性,在大汗腺调整间隙后,皮肤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增加,皮肤细胞间距的随意性变小,因此具有稳定细胞间隙的功效。它主要通过与皮肤两种主要皮肤蛋白质(胶原质、弹性蛋白)相结合,增加胶原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并且该成份具有植物脱敏因子,同时增加了脱敏提纯环节,所以奎瑞因子-C.R.F对敏感皮肤的致敏度非常低。

汗腺生态调控的研发团队汗腺生态调控项目首席科学界雷特斯·安里及其成员:

雷特斯·安里(Ritas Aian)

1962年生于美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后。专长于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1997年至今担任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研究院的科研项目主持人,也是“汗腺生态调控”项目主持人,与著名科学家Dr.Julian Davi一起共同研究项目。其中部分项目被收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微生物学协会共同出版的科学系列书籍。世界卫生组织皮肤医学理事会因“汗腺生态调控”项目的伟大发现授予雷特斯·安里“终身成就奖”,理事会总干事费里斯·波恩教授称赞:这是细胞生物学在皮肤医学领域取得的又一伟大创举。“汗腺生态调控”项目负责人雷特斯·安里教授因此被母校——美国爱荷华大学授予终身教授,并将原“细胞生态调控实验室”命名为“雷特斯实验室”。

赫里普那·乔顿(Holipuna Jordan)

1955年5月出生于美国洛杉矶,1985年为哈佛大学、旧金山加州大学、圣迭哥加州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等四所学校录取为研究生。1986年起随美国科学院士Y.N.Jan教授做博士论文研究。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果蝇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2003年获得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科技研究院邀请为终身教职,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目前主要工作是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

罗德克斯·伟勒(Rodagers Vera)

1968年生于美国弗罗里达,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实验室研究员。美国爱普斯国际生物科技研究院“汗腺生态调控”项目组科学家。共发表综述论文24篇,研究论文12篇,21篇国际会议论文,是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后起之秀。

汗腺生态调控项目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调控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对治疗腋臭的重要意义

研究报告二:一种高效温和的除臭制剂-B.O.NEMY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