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汉文士、谶纬家

字表:茂安

籍贯:广汉绵竹

年龄:八十二

相关人物:刘焉、诸葛亮、任安、杨厚、秦宓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学图谶。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甚见器重。扶私谓太常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信之,遂求出为益州牧,扶亦为蜀郡属国都尉,相与入蜀。去后一岁,帝崩,天下大乱,乃去官还家。年八十二卒。后刘备称天子于蜀,皆如扶言。蜀丞相诸葛亮问广汉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长。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云。

董扶是东汉末期著名的经学家、谶纬家,他与任安(杜微、杜琼的老师)、周舒(周群的父亲)齐名,都是蜀汉的学术奠基人,名儒杨厚的弟子。

关于董扶,他的事迹见于《后汉书·方士传》。原因是东汉以来的学者经学与谶纬不分家,而董扶的主要成就还是在谶纬方面。

提到这个人其实引起人们注意的还是学术以外的两件事:

1.他以“益州分野有天子气”说动刘焉出任益州刺史,也正是这一举动为后来的刘备占据蜀中奠定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董扶本人就是蜀中人士,他帮助刘焉到达蜀中后,许多的地方名士,如任安、王商、陈实、祝龟,就是在他的拉拢下栖身刘焉羽翼下的。

2.秦宓对诸葛亮说“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很明显说这话的时候董扶早已经去世多年了,这是两个晚生后辈对于前辈学者的议论。而通过这个评价可以看出董扶实际上是一个性情中人,而“辩论高手”秦宓这样评价他,却可以想象董扶也是善于言论,甚至诡辩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