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尘录
古书简介此书名为挥麈录,而非挥尘录,麈是上鹿下主,尘的繁体是上鹿下土。只有挥麈(zhǔ)录而没有挥尘录。王朝此词条大谬,赶紧给我把词条给改了。
麈的中文解释: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尾(即“拂尘”)。挥麈(挥动麈尾,以掸灰尘);晋人清谈时,常挥动麈尾以为谈助。后因称谈论为挥麈。
此书为明汲古阁精

刻本,版刻精良,品相极佳,字口清晰自然,印工上乘。“汲古阁”前录四卷,后录十一卷,三录三卷,余话四卷。此书为南宋著名史学家王明清的一部史料性质笔记著作。其父善治史,明清承修父业,亦以史才冠有宋,史笔精湛,态度严谨,所撰《挥麈录》为其三十余年心力所灌就,凡分四帙,为前录、后录及余话,共二十卷。多记两宋之际的史实掌故,涉及到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1]
关于作者(详见王明清)
王明清,南宋学者。王銍次子,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於南宋孝宗至宁宗(1163年—1224年)年间,约与陆游同一时代。著有《玉照新志》、《挥麈录》、等。本书存当代史事旧闻,主要记载了宋代朝野各方面的情况,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展卷之下,古意盎然,令人不忍释卷,无论在文献学史上还是印刷史上都是极富盛名的佳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