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轶
四川金堂人。字冉溪、知常,号图龙雕虫山馆主人,斋署镜秋书屋、蠬庐。清华美院柳冠中先生博士, 现客居北京,从事艺术管理课题研究,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成员。 书法师从何应辉、刘正成、曾来德、沈鹏诸先生。绘画师从程大利、吴蓬诸先生。先后主编《这片画坛》《中国典藏》《神州国光-金石书画》多种刊物。曾在《中国书法》杂志社和《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任编辑。编辑出版中国书法全集分卷《赵文敏》《李叔同马一浮》《赵之谦》《唐寅王阳明陈继儒邢侗》《明代名家》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作品及文章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画艺术》《神州国光-金石书画》《边缘艺术》《中国典藏》《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博览》《艺术跟踪》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出版个人书法专辑《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精品集-唐朝轶卷》及个人画册等。
唐朝轶京华十载学术艺术简历
题记: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回首客京十载岁月,真如飞鸿踏雪泥,年华如雪中指爪,悄然流逝,都市的繁华似乎都与我无关,我依然一少年来自山林,虽混迹江湖,心却常系世外,因而每读到吾家伯虎先生“神游独识天地外,那肯低眉谒王公”的诗句,都会引为知言。客京十载,在现实世界里并未留下多少痕迹,唯于书画,十年笔耕还留下些许指爪,幸得诸师友之鼓励,聊慰胸怀耳!
2000年10月,入《中国书法》杂志社任助理编辑。居恭王府多福轩,开始京华从艺生涯。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参与中国书协主办“千年书法系列大展活动”。
2001年在《中国书法》杂志社任助理编辑,协助校对,组稿工作,期间整理刘正成老师与多位大家对话与访谈录音在《中国书法》发表。2002年编辑出版《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荣宝斋出版社)。
2003年编辑出版《中国书法全集—李叔同马一浮卷》《刘正成点评历届获奖书家作品选》(漓江出版社)。负责“中国书法在线”网站工作,发表访谈文章《孙伯翔纵论中国书法》《张铁林笑谈书法与艺术人生》《任继愈说书法不是个技术问题》等( “中国书法在线—名人在线”)。作品参加“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等。
2004年入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学习。编辑出版《中国书法全集—赵之谦卷》(荣宝斋出版社),《张铁林写生笔记》(荣宝斋出版)、《张铁林东京书画展作品集》。作品参加“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成都首届国际楹联书法展”等。发表《王铁成谈书法》等。
2005年出任《艺术跟踪》杂志副主编。编辑出版《中国书法全集—唐寅王阳明莫是龙邢侗陈继儒卷》。发表 《我固然爱我的故乡,但我深知她的短处——流沙河访谈》(《艺术跟踪》),《傅申:学术的顺境与生活的逆境》(《边缘艺术》),《文怀沙谈艺——离休家居、述而不作》(《中国典藏》)。作品参加“北京高校楹联书法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等。
2006年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画家书法班(曾来德工作室)研修,开始转入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出任《这片画坛》杂志、《中国典藏》杂志(书画类刊物、双月刊)主编。编辑《中国书法全集—明代名家卷》。发表文章《苏立文即席访谈》(《边缘艺术》),《随缘放旷、任性逍遥 ——郭子绪访谈》(《中国画谭》杂志)。书法作品专题发表于《中国典藏》杂志。作品参加“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毕业展”(首都博物馆)等。
2007年入中南大学,随清华美院柳冠中导师修艺术管理博士学业。与许宏泉先生共同主编出版《神州国光——金石书画》(四川美术出版社),《石虎书画艺术》(四卷,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主编出版《中国典藏》(双月刊)杂志6期。发表文章《中国书画何日叩开西方之门》(中国典藏,2007年1期),《中国的道路如此艰难》(中国典藏,2007年2期),《新帖学,你将走向何方?——与许宏泉、一痴对话》(中国典藏,2007年2期),《当代书法缺少什么》(中国典藏,2007年3期),《闲谈和谐艺术》(中国典藏,2007年4期),《走近经典的文化书法——与王岳川先生对话》(中国典藏,2007年4期),《虞逸夫谈往》(中国典藏,2007年5期),《当代书法思潮臆说(上)》(中国典藏,2007年5、6期)。其它文章发表:《近代文人墨迹热正悄然兴起》(《美术报》),《走近经典的文化书法——与王岳川先生对话》(《书法身份》,北京大学出版社),《故里寻旧梦、莲池话丹青——石虎谈艺》(《石虎书画艺术》四卷,中国青年出版社)。作品参加''微云起泰山——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工作室师生书画作品展”(作品集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结集出版),“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书画展览”,(作品与文章刊载《中国国家画院2007年教学成果集》,四川美术出版),“南北书风精英展”等。
2008年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研习。主编出版《神州国光——金石书画》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主编出版《中国典藏》杂志4期。发表文章《张铁林书法情结》(《中国典藏》2008年1期),《扑朔迷离的艺术市场》(《中国典藏》2008年2期)。其它文章发表:《马一浮致谢无量诗札手卷考释》(《中国书法》杂志2008年3期),《中国画道路如此艰难》(《美术报》),《书法“皇阿玛”》(《书法报》),《金融危机让当代艺术品泡沫体面破灭》(《书画艺术》杂志),《叩寂寞而求音——沃兴华先生新著从创作到临摹》(《书画艺术》杂志),《西方艺术已渐开始对人类文化的践踏——石虎与唐朝轶谈当代艺术市场及**》(《中国书画商情》杂志)。《书法报》发表”唐朝轶书法专题”(马啸撰文《遗貌取神——唐朝轶的捷径》)“中国书法网”发表“唐朝轶书法专题展览”(王子庸撰文《第三条道路——唐朝轶书法的启示》),“书艺公社”发表“唐朝轶书法展览”(丁剑撰文《气息的坚守——唐朝轶印象》)。作品参加“北大110年校庆暨蔡元培先生140周年诞辰国际书法展”(收录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书画集》),“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收入《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作品集》)等。
2009年应邀赴巴黎参加“第三届中欧**论坛—巴黎中欧组长碰头会”,为期半月,参观卢浮宫、奥塞、毕卡索等各大博物馆,并专程往巴黎郊区拜访熊秉明先生夫人陆丙安女士,与陆老师一道赴熊老墓地拜祭。主编出版《中国典藏》杂志,发表《从书法到绘画》《金融危机让当代艺术品泡沫体面破灭》(《中国典藏》2009年1期)。其它文章发表:《重回失落许久的艺术净土——金融危机让当代艺术品泡沫体面破灭》(《中国书画》杂志),《大雅久不作、其衰竟谁陈——略识曾来德先生小楷书法》(《曾来德小楷书法集》,人民美术出版社),《清代碑学思潮与当代书法发展》(《北朝碑刻摩崖与当代书法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书画艺术》杂志刊载“唐朝轶书法专题”(发表《唐朝轶书法集评》及谢权熠撰文《参得古意妙、任笔亦逍遥——唐朝轶其书其人》)。《中国书画博览》杂志刊载“唐朝轶绘画专题”(刊载程大利诸先生跋及近作花鸟十余幅,并印制单行本,随刊附赠)“书艺公社网”发布“唐朝轶花鸟画专题展”。作品参加“中国三联书社第一回书法展”(中山公园),“第二届泰山书法论坛——当代名家书法邀请展”, “漫斋新墨”三联书社第二回展(印制新年台历)等。
2010年作品参加“艺海八仙----南北笔墨书画展”(王岳川先生主持学术研讨会,并为展览作品集作序),“翰墨华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书法学术邀请展”(作品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国画网、中国画坛网、书画国际、书坛网、芥子园书画网相继推出“不与时同、大有古风——唐朝轶山水画展”(耀文星撰文《不与时同、大有古风——唐朝轶书画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