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说竖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横说竖说】

多方取譬,反复详述,以求详尽,使对方容易理解,谓之“横说竖说”。

如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说须出自己之意,横说竖说,以抑扬详瞻为上。”

语本于禅宗。《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多方取譬,旁敲侧击,毕竟不许一语道破,正是禅宗说“话头”的特色。

禅宗有顿悟的南宗和渐悟的北宗。横说属于顿悟,竖说属于“渐悟”。禅宗以“顿悟”为主,自称“宗门”,称经教为“教门”。在这个意义上,“横说”为“宗门”,“竖说”为“渐门”。

佛经上还有“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之说,“横”属时间,“竖”属空间。

再如儒家有经书,又有纬书,亦可称为“横说竖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