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神丸

◎方 名:四神丸(袪寒之剂) 拼音名 Sishen Wan

总 结:肾泻脾泻

编 号:014

组 成: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

主 治:治肾泻脾泻。

归 经:此足少阴药也。

方 义:(1)补骨脂: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

(2)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

(3)吴茱: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引厥阴气分而补火。

(4)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

(5)盖久泻皆由于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

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变化方:(1)五味子散:单用五味子、吴茱萸。治同。

(2)二神丸:单用破故纸、肉豆蔻。治同。

(3)四神丸:除五味子、吴茱萸、加茴香、木香,姜枣煮丸。治同。

煎服法:姜煮枣丸。

四神丸

【来源】《内科摘要》卷下。

【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 补骨脂(炒)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萸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

【功用】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实验研究】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1(9):31,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硷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四神丸

【来源】《古今医统》卷七十三 引《医林集要》。

【组成】五味子120克 熟地黄180克 肉苁蓉500克 菟丝子饼60克

【用法】上药为末,酒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四神丸

【来源】地骨皮_王朝百科 【选方】⒅

【炮制】地骨皮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两炒,一份用小茴香一两炒,一份用芝麻一两炒,一份用川楝肉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

【主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

【用法】每天服适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