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
基本简介经过四个月紧张而有序的筹备,2009年10月28日,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正式对外播出,使用康巴藏语的藏族同胞有了自己的电视频道。
频道现状我国现有的藏族人口所使用的藏语方言有卫藏方言、康巴方言、安多方言三种。其中,约有240万藏族同胞使用康巴藏语,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青海玉树州、甘肃南部等藏民族聚居地。由于藏语各方言之间差别较大,藏族群众不同方言对话有诸多困难。

自2000年党中央决定实施广播电视覆盖工程--“西新工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西藏藏语卫视频道、青海藏语卫视频道在国内相继建立,许多藏族家庭可以通过自家“小锅盖”免费接收到许多频道。
但是,因两个藏语频道分别用卫藏方言、安多方言播出,较大的方言差异,使得使用康巴方言的藏族同胞收看这两个频道时“听不懂、看不懂”。
为解决这一难题,2009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四川省开办康巴藏语卫视频道,10月28日,使用康巴藏语播出的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正式对外播出。频道利用卫星方式直接覆盖、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无线发射方式等多种途径,广泛覆盖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甘肃西部五省区的康巴语地区。 康巴藏语卫视频道是继西藏、青海藏语卫视频道播出后,藏区开通的第三个卫视频道。
而此前,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由甘孜、阿坝两州共同新建的总长达1400公里的藏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大环线工程的全线竣工,则为康巴藏语卫视频道顺利覆盖四川藏区和成都市城乡,在硬件设施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频道特色为使小小的电视机盒子散发出更大“魔力”,满足更多藏族群众的观赏口味,频道工作人员精心安排每日的节目“菜单”。在编排节目时,立足于民族特色,弘扬康巴历史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展示康巴民族风情。在每天18个小时的播出时间里,以新闻、综合、译制节目为主打,藏语节目和汉语节目分别占80%、20%。每天晚上,观众都能收看到及时译制的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国产优秀影视剧、社教和文艺节目。
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何大新说,频道将及时准确地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送到每一位藏区农牧民心中,让藏族群众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时事、国家的政策信息。同时,丰富了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并逐步通过电视普及科技、卫生、农业知识,逐渐拉近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距离。
康巴藏语卫视频道负责人说,2010年,频道要加强自采节目的分量,逐步形成以自办节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节目内容。频道新闻部将组织记者深入藏区一线采访,全面开展新闻自采工作,及时报道康巴藏区的发展变化。此外,四川藏区广电网络建设工程将进一步推进,四川藏区县至乡、乡至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会逐步展开。四川省广播电视电影局规划在2015年12月前,完成四川藏区所有乡镇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这将为实现藏区今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插上金色的翅膀。[1]
节目安排该频道将立足康巴藏区,面向全国,主要由新闻节目,综合节目,译制节目为主。现已确定开设译制《央视新闻联播》、《康巴卫视新闻》、《康巴卫视综合新闻》等各类新闻节目,并译制编辑了《雪域圣地》、《藏歌金曲》、《人与自然》、《中华民族》、《走进科学》等专题文艺节目。同时,《康巴剧场》还将译制播出大量电视连续剧。康巴藏语卫视频道将采用全天18小时播出,很好地满足广大藏区群众的收看需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