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回藏

石经回藏,天鼓雷音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世事纷纭之中,北京房山县云居寺,举行一宗罕见的活动,将『石经回藏』原来的洞穴中。
这牵涉一段可歌可泣,延绵千年的史实。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连文革是四次)。前两次在南北潮的北魏及北周。天下的寺庙都被拆毁,佛经也被烧毁,僧人还俗。浩劫之后,引出『房山石经」这一世界文化是上的创举。话说南岳慧思大师鉴于两次法难的惨痛教训,发愿石刻大藏经,藏于山洞。他有两个弟子,一为上图的天台宗创立人智者大师,一是静琬尊者,前这名名扬海外,至于影响中,日,韩三国。后者隐于内,承师遗志,一生刻石经。地点就选房山县的石经山,时为隋朝。静琬尊者的宏愿不是一个人一生能完成的,他及他的弟子发愿一代一代延续,他全部佛经刻在石版上,于是从隋朝开始,经历唐,辽,金,元,明,代代相传。皇朝起落,但刻经却持续了一千年不间断,到清初才完成史无前例的刻经事业。所完成的石经分别埋在石经山上九处洞穴,及现在云居似的地宫。共刻佛经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于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石上。并向后人注明,佛经在世,请勿打开。而修行人在斧凿中悟道,代有纪载。
五六年,房山石经出土,三十多年过去,为防风化,拆资再造地宫。把这千年珍宝重埋入,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九秒,入土为安。为此中外人士云集,举行『房山石经安藏法会』。
千年斧凿,千鼓雷音,皇朝盛衰,风流散尽,但先贤追求真理的奋不顾身,坚韧不拔的精神,代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