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王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抗旱王牛

一、产地

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洲北部,我国南方地区有饲养。

二、外貌特征

体型大,体躯较长,耳中等大,垂皮长,略有瘤峰,被毛光亮,毛为红色,肌肉丰满,分为有角和无角两种。成年公牛体重950-1150千克。母牛为600-700千克。

三、生产性能

生长快,出肉率高,耐热,耐粗饲,繁殖力强,适应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饲养。

【品种起源与分布】

抗旱王牛育成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北部,是几个品种经复杂杂交而育成的。含有3/8到 1/2婆罗门牛, 1/2到 5/8短角牛及部分海福特牛的血液。复杂杂交选育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婆罗门牛适应热带气候和英国品种早熟、出肉率高等优良性状。这个品种于1920年开始在格尔奈特山区附近进行培育,是育成时间较短的品种之一。

【生产力特点】

新品种具抗膨胀病特点,生长速度快。但不如英国牛温和,因此需要调教。中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在南方改良黄牛有一定效果。

【品种特征】

抗旱王牛有无角和有角两种,耳中等大小,垂皮长,但瘤峰不很高,体躯较长,尻平整,母牛保姆性强,繁殖力高。新品种具有抗膨胀病等特点,生长速度快。但不如英国牛温和,因此需要调教。中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在南方改良黄牛有一定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