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红细胞过敏性紫癜
病因情绪紧张或精神异常。
发病机制病灶部位的病理切片显示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或毛细血管有纤维蛋白样坏死。 实验室检查: 本病目前尚未发现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患者对自体红细胞过敏,可用自身红细胞(全血)做成1%的悬液,取0.1ml作皮内注射可出现圆形的皮肤反应,或使紫癜发作,注射局部有疼痛和肿胀有学者将自身红细胞悬液浓度提高至20%,甚至80%发现皮内注射15min左右即可出现反应,一般在24h内可诱发淤斑再出现,但亦有假阳性结果。 其它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B超、胃肠镜头颅CT等检查。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头痛、眩晕、乏力复视、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排尿困难、月经过多等表现。多发生于某种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紫癜发生部位先出现瘙痒、烧灼、刺痛感,数小时后出现红肿和淤斑。出血范围迅速扩大,以大腿为多发部位。
并发症1.可并发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 2.合并脑出血。 3.合并肾脏损害,出现血尿。
诊断本病在淤斑前出现的红斑体征,自身红细胞皮内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临床上应与单纯性紫癜相鉴别。
治疗无有效的治疗健康搜索,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药、镇静剂、氯喹等药物,有时暂时有效。近来有学者报道应用免疫抑制疗法,给予泼尼松(强的松)和硫唑嘌呤各50mg,1次/d,取得较好疗效。 预后: 预后良好,出血常可自行停止,但可复发,病程可迁延数年。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