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
印度中部的重要佛教遗迹。位于印度波保尔(Bhopal)的那瓦巴(Nawab)领土之内。该地为孤立在平原之上,高度九十公尺的小山。遗迹以大佛塔为中心,而环布着各时代的佛教堂塔与各种遗迹。此地古代名称为‘迦迦那衍’(Kakanaya)或‘迦迦那罗’(Kakanara);《大史》称之为‘塔山’,未详何时起称作山崎。从古代印度艺术、建筑的观点来看,此地饶富意义,保存不少塔、寺的遗址与石刻,其中有些为阿育王时代的建筑,系印度现有最精美的形式。兹略述如下︰
(1)大塔︰位于今印度中央邦马尔瓦地区波保尔附近,是古印度著名的大佛塔。半球形圆顶,直径约三十七公尺,塔高十六余公尺。塔身在一个圆形的土堆上,其上有两条石级,在塔身的南面会合,因此,此塔有两条便利信徒巡行的道路。其中一条围绕着精致的阿输迦栏杆,在四角有四座精致的牌坊。一般人相信现在看到的这座塔,是阿育王建造的;但是近来比较正确的意见,认为阿输迦原来所建的是砖塔,已被后来增建的这座较大的塔所掩盖。有些栏杆的柱子上面,用梵文字体刻着施主的姓名,这证拇杆不是个人的供养品,而是在几十年间由许多虔诚的佛教徒不断努力的结果。
四角的四座巨大庄严的牌坊,是佛教雕刻中的精品。每座牌坊由三道横梁和两根立柱(柱头刻有动物的形象)构成,并饰以左右对称的浮雕嵌板与圆雕;浮雕嵌板的内容多为佛传与本生故事,由于当时佛教雕刻禁止出现佛陀本身的形象,故以法轮、宝座、菩提树等象征物表示释迦牟尼的存在。向南的一座牌坊,被认为是最早的一座,但与其余牌坊的建筑形式并无显著的不同。从牌坊上发现的两篇刻文中,可知‘西牌坊的石柱’与‘南牌坊当中的轩椽’是‘一个住在柯罗罗(Kurara)的阿卡瓦陀的富人那迦比衍(Na gapiya)’的供养品。
塔的四个进口处的墙上有四尊浮雕佛像,可能为后来所增造。
(2)舍利弗、目犍连的骨塔︰位于大塔的东北面。以藏有佛陀的二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的遗骨而驰名远近。这些遗骨是亚历山大·康宁罕和麦塞在两个石匣内所发现。石匣上有刻文说明石匣内所藏为何人的遗骨。此塔的形式,几乎完全与大塔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下层没有围绕的栏杆。仅有一座牌坊,高约五公尺,其上也有佛陀生活的图案,雕刻技巧略逊于大塔。
(3)第二号塔︰内藏有阿育王传教团中极其活跃的传教大师之遗骨,装置遗骨的四个滑石所制的盒匣上有刻文,较大的盒匣的刻文载︰‘以阿罗汉·迦叶波哥达(Arahat Kasapagata)和阿罗汉·瓦奇·须维贾耶达(ArahatVac-chi Suvijayata)为首的所有传教师的(遗骨)。’依此可证明《大史》与《岛史》所说阿育王派遣传教师的正确性。
(4)阿育王石柱︰位于主塔南牌坊之前,系山崎遗址所有石柱中,最早建立者。由于受到破坏,今仅存残干与柱顶。此外,另有三根重要的石柱,建筑年代不一,或于薰迦时代,或于笈多时代,因此,建筑形式略异。
(5)寺院︰此处的寺院颇多,以位于主塔南牌坊的对面者最为重要。该寺院系摹仿阿旃陀与卡利的塔窟而建,建筑年代最早不超过西元650年,主要建筑被破坏殆尽,惟存一个破石钵,及少数的赤土色砖块与瓦片。
其他,另有被编为四十五号的寺院,约建于十世纪或十一世纪左右,乃山崎最晚建立的一座寺宇。此外,该地又有古物陈列馆,其内陈列有于此地区所发现的塑像、图章等物。
◎附︰高田修《佛像的起源》第二章(摘录自《世界佛学名著译丛》{89})
山崎的遗迹在马地亚普拉地修省的旧‘波帕’(Bhopal)藩王国内,是在一个孤立的,高约九十公尺的小山之上,在那儿,从孔雀王朝时代至后十一世纪左右,以及各时代的遗迹、遗址和雕刻,大多数保存下来,是佛教遗迹中,屈指可数的有名胜地。其中属于古代初期的遗迹,主要是三个大的窣堵波和其栏楯、塔门。
第一窣堵波(大塔)在前二世纪薰迦时代,由于用石头在原来这个被认为是阿育王时所建的,用砖砌成的小塔外部护砌一层,所以如今呈现的是,一个相当大的塔,从底至覆钵顶部,高有十六点四六公尺,基部直径三十七公尺。同时代还建有上下两重栏楯,有奉献铭无雕刻。接着初期案达罗王朝,或是S/a^takarn!in王的时候,造了南门(有奉献铭),再有北东西各门的依次建造。可认为是前一世纪后期至后一世纪初期左右的遗品。四塔门高约十公尺,表里饰以雕刻,这件作品显示它是古代初期美术最发达阶段的作品,其作风与前述的中印度的风格稍有异趣。第三塔是在大塔东北边附近,发现有佛的二大弟子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的舍利容器。此塔无栏楯,仅南门上有雕刻,一般认为其建立年代是紧接在大塔的四门建立之后(后一世纪前期)。以上五个塔门的浮雕,大部分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然巴路特多为本生故事,佛像图超过半数(初期案达罗时代)。第二塔位于大塔西边约三百公尺的地方,推测其建造的年代大约与大塔同时,是前二世纪的遗迹,稍小型,基部直径十四点九四公尺,无塔门,但栏楯保存完好,其上有简单的浮雕,主要为装饰性的图样,故事图极少(前二世纪后期,薰迦时代)。塔内发现刻有对初期的佛教传道有功的长老十人的名字的舍利壶。
在山崎附近,还分布有Sona^ri、Andher、Bhojpur、Satdha^ra等数座古塔,此即以Bhilsa而著名的诸塔。多半是小型塔,大部分已崩坏,有些尚保存有栏楯的某一部分,但也乏善可陈(薰迦时代)。
[参考资料]小野玄妙《佛教之美术及び历史》;Sir J. Marshall《A Guide to Sa^nchi^》;Sir J. Mar-shall,A. Foucher《The Monuments of Sa^n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