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RA33抗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89年Hassfeld等首次报道RA33抗体,因该抗体是诊断RA(类风湿关节炎)较为特异的抗体,而且与分子量33KD的核酸蛋白发生反应,因此定名为抗RA33抗体。其靶抗原为33KD的核酸结合蛋白,与hnRNP中的A2蛋白一致,抗原来源于HeLa细胞或Ehrilich细胞。检测方法为免疫印迹法(IBT)。1992年Hassfeld在检测抗RA33抗体的同时,发现部分RA患者同时存在针对36KD核酸蛋白的抗体,且后者与抗原分子量同为36KD的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无关。抗RA33抗体与抗RA36抗体常同时出现,在免疫印迹检测时如同时存在33KD、36KD处形成两条特征性条带,对诊断RA具有特异性。在各项RA早期诊断指标中,抗RA33抗体特异性最高,在RA中的阳性率为35.8%,尤其在RA早期出现。抗RA33抗体的消长与病情及用药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