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派
越南早期的佛教宗派。西元1299年,陈朝仁宗创立于安子山云烟寺(位于今之河内市东方)。以临济宗大慧宗杲的看话禅为基础,主张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刹那的悟境。
据《越国安子山竹林诸祖圣灯语录》(性广着)、《三祖实录》(作者不详)等书的记载,开祖陈朝仁宗于重兴九年(1293)让位予太子英宗,而后出家。居安子山紫霄峰,嗣法于无言通法系慧忠,号竹林大士。人尊称为竹林调御圣祖。兴隆十一年(1303)居天长府,于普明寺设无量法会,施金银钱帛赈济天下贫士,十六年示寂于安子山卧云庵。著有《禅林铁[此角]语录》等。
大士法嗣有法鼓、密藏、香山、普慧、香幢、法幢等人。其中,普慧原随慧忠门下性觉出家,后从大士受具足戒及菩萨戒,大士并赐法螺之名。兴隆二十年(1312)于宫廷开讲大慧语录。翌年讲述《禅林铁觜语录》与《慧忠上士语录》。大庆四年(1317)入寂。示寂前将竹林大士传衣及心偈付与玄光,法器付与景颗,拂子付与景微,竹篦、典籍法具、金铃、金杵则分别付与慧观、慧然、海印、慧烛。
普慧享寿仅四十七。然一生建寺八百座,门人千余人,王公贵族无不受其教诲。著有《涅盘大经科注》、《法华经科疏》、《四卷楞伽科疏》、《般若心经科疏》、《金刚场陀罗尼经科注》、《法华科文》等书。
普慧传法予玄光。玄伊举及第,原任翰林,后随普慧出家,擅长诗文,注释经典极多。
越南在陈朝灭后,佛教势力转衰,竹林派亦随之式微。
[参考资料]善议编译《越南佛教略史》第二篇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