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赛马
哈萨克族赛马赛马是哈萨克人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哈萨克族有这样两则谚语:“”,“英雄考骏马,飞鸟凭翅膀”。哈萨克人游牧,一年四季,没有人能离得开马,所以他们很懂马。知道马的习性好坏,并把马视为人生财富。既然是财富,那就得懂得经营,所以,哈萨克人办的赛马会,世界上就成了挑选良马的盛会。赛马会上,赢得第一名的马,总是会得到最高的奖励。20世纪初期,一场马赛,得第一名的马主任有时可得到9块元宝,9峰驼羔(一岁骆驼),11匹骒马,100只羊。按照哈萨克人的喜好,如果一匹马在赛马上赢得了第一名,不尽是马主人的光荣,而且还是整个布罗德光荣。在赛马会上,当赛马的骑手到达终点时,都会呼喊部落的口号,听到部落的口号全部部落的人都会齐声呼应。哈萨克人爱马爱到几乎痴迷的程度。通常赛马不光是那个部落马,只要有马跑了第一到达终点时在场的哈萨克人都会用一种非常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愉悦心情,就好像自己的马跑了第一。所以赛马得到了奖励,马主人绝不会独享,会将相当一部分分给亲人和同部落的人。哈萨克人举行赛马会是很正规的。大多提前公布比赛时间、地点,而且参赛的马在两三个月前就选好,训练好了。所以,哈萨克人驯马是有一套的。参赛的马会得到最好的呵护。他们认为一批赛马能否夺魁,关键看驯马是否得当,为此过去哈萨克人中有专职的相马人和驯马人。他们挑选和训练的赛马是最好最棒的。跟现代赛马不一样的是,哈萨克族骑手多为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而且赛马的鞍具轻巧,马鬓和马尾,总是点缀着美丽的布条,布条与马尾辫起来或绑扎在一起。其实那是标记,好让大家看清楚这是谁的马,孩子们穿着各色的衣服,好像蝴蝶在风中飞过。哈萨克是赛马的赛程一般长20-30千米。有跑直线的也有在草地跑圆圈的。赛前总是有老人们领着参赛的孩子到起跑点去。一声令下,骏马们犹如离弦的箭冲出去。机灵的小骑手们伏在马背上一面催马飞驰,一面小心替马擦拭眼前的汗水。汗水流入马眼会影响到奔跑速度。哈萨克式赛马有专门的规则。赛马的名次牌开赛前就准备好了,每匹马都会有一个号。有多少赛马,就有多少个执号人在终点等待。第一名骑手到达终点拿一的执号人,就迅速将号码交给骑手告诉他他是第一名,其余依次进行。这样领奖的时候骑手们知道自己的名次了。当然获奖名次多少,大多根据参赛马数定。一般优胜者定为1-25名。其实赛马是哈萨克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为了赛马而赛马,而往往在婚礼和重要的节日举行,且常是压轴节目。赛马一旦结束,庆典也该收场了。历史上大型赛马活动,大多部落头人包办。根据部落的大小决定赛马的规模。小规模的赛事一般几十匹,大规模的两三百匹,场面够气派吧。新中国成立以后赛马活动被作为正事体育比赛项目确定下来。各地赛事多分个人项目与团体项目。按场地条件也可分为越野赛、公路赛、圈线赛、障碍赛等;按装备条件可分为轻装赛、武装赛和负重赛;按运动员的年龄以及性别又可分为儿童组、成年男子组、成年女子组。每年元月组织的"赛马"大会,闭幕式上,要组织三天体育比赛,其项目有赛马、赛跑、摔跤、抱石头、马术、射箭等等。这些项目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哈萨克族最为喜爱、流传最广的体育运动,哈萨克族的骑术历史悠久,据《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有一种通讯骑兵,称"驿人",他们经常携带七寸金箭,往返奔驰于驿站之间,传达信令。《因语录》说,这种驿人"日行数百里,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马使"。可见他们的骑术是相当精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