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皮纹检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十九世纪,掌指皮纹学兴起,1892年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Galton)出版「指纹」一书,首次提出斗形、箕形、弧形三种指纹分类和检查,得出「指纹终身不变」「指纹可以识别」「指纹可以分类」等三个重要结论。他同时对双胞胎及兄弟姊妹间进行指纹比对,是最早提出皮纹的科学分类法和皮纹来自遗传的证据。

1926年,美国解剖学家卡明斯(Cammis)首创「皮纹学」(Dermatoglyphics)这一名词,并最先报导唐氏症(Down)病人特异性皮纹特征(1936-1939),是医用皮纹学主要奠基者之一。

接着,威尔克(Walker)制定检测唐氏症候群的皮纹指(Dermatoglyphics index),单靠皮纹样式,即可筛检出70﹪的唐氏症候群患者。1959年,法国遗传学家李爵赫(Lejeuhea)发现唐氏症的病人第21对染色体多了一条,为三染色体21症候群,这是皮纹特异性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发现的里程碑。

1966年,阿尔特(Alter)有系统的研究了皮纹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作为检查遗传性疾病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

1980年代,台湾高文福先生首次将皮纹检测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并将这一技术在台湾岛内及东南亚地区广泛推广。

遗传皮纹检测系统能全面、详细解读先天七项智能:

一、采样方式:油墨采样

二、采样内容:手指纹、手掌纹、脚掌纹

遗传皮纹检测

三、皮纹检测报告内容

1、先天学习潜能量

2、先天学习风格

3、学习及操作角度

4、学习及行为特质

5、大脑新皮质结构功能

6、优势发展方向

7、影响学习的行为特质

遗传皮纹检测

四、遗传皮纹检测的目的:

1、对少年儿童来说,遗传皮纹检测可以让老师和家长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养方案,真正体现“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宗旨。

2、对成年人来说,遗传皮纹检测可以让每个人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正确地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