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画派
介绍“闽南画派”是指1979年11月,陈章鹏等11位艺术家在古城泉州创建的画派。全称泉州市闽南画派学术研究会。“闽南画派”提倡民族化和现代风格,表现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地域文化形态,成为泉州当代艺术崛起的标志。“闽南画派”于1980年1月在厦门举办了“闽南画派首届画展”,引起各界极大关注。1987年,美国艺术史学家柯珠恩编著出版的《中国新绘画1949—1986》典籍,专门向西方介绍这个新型画派,并刊评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油画《虎乳泉》和表现主义油画《十年寒窗》。[1]
艺术主张民族化、现代化、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这是闽南画派开宗明义提出的四项艺术主张。
“虽然我们是群众团体,层面低,但我们的理想是拔高的。”陈章鹏说,“一般来说,画派是长期的、自己形成起来,然后由别人或历史做出结论的。但有些西洋艺术流派也是自己倡导的,一开始就有一个团体,有宣言、有纲领,还有具体的艺术主张。”因此,闽南画派从创建之初就十分注重理论探新。
陈章鹏等人提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中国画在传统技法上似乎没赶上古人,对外国的借鉴也未必都是好东西,因此必须提倡民族化。但二十世纪的中国画还要有点现代化才能适应世界艺术潮流。艺术上的民族化和现代化就是大众化,符合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和精神世界不断更新的心愿。另外,中国美术多年来存在着一种全国性的极端单一化的不良倾向。没有艺术风格也是不好的,如果没有风格、没有精神、没有个性、没有“我”,就不知是一种什么艺术了。
在这四项主张的引领下,闽南画派成员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敢闯禁区、冲破教条、中西融合、理性探索的品格和精神。在内容方面,有现实题材,也有幻想题材;在风格形式方面,有西方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派特点,又有中国绘画物我结合、形神兼备的笔法。他们的画中还突出呈现了闽南特有的风俗、人文特色,把艺术的直觉和闽南文化的传统结合起来。
相关事件1979年11月25日,在泉州市文化馆群众美术活动中,诞生出一个由十位老、中、青三代美术工作者自发组成的团体,即泉州市闽南画派学术研究会,陈章鹏任会长。这个“既团结专业画家又结合业余画者”的群体,是继北京“二月画会”、“星星画展”之后,在全国率先创建画派的艺术群体。
1980年1月,刚刚成立不久的研究会就马不停蹄地在厦门市文化馆举办了一场《泉州市·闽南画派首届画展》,公开举起“闽南画派”的旗号,提出:“我们已经出生,我们要幸福,但愿大家比我们更幸福。”
首展展出了全体成员65件油画、中国画作品,并在厦门召开座谈会,引起福建省内美术界、文艺界的极大关注和好评,轰动一时。
这场“处女秀”引起了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柯珠恩的极大兴趣和重视。1980年11月,为一睹“闽南画派”风采,正在中国广泛搜集新中国新美术资料的柯珠恩专程来到泉州。陈章鹏回忆说:“我们特地在开元寺将厦门首展的全部作品陈列出来,美国学者认真鉴赏,逐人采访,一一拍照。”
七年之后,柯珠恩在美国纽约出版了大型史籍《中国新绘画1949——1986》,其中专题全面介绍了“闽南画派”及其作品。她还将拍摄的幻灯片带到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去介绍。[2]
社会评价泉州市鲤城区文联主席李建民说,闽南画派这个泉州画坛最早诞生的艺术群体提出的主张及信念,如今已被证实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他们对后来泉州美术的发展奠定了起点意义的基础。由泉州市鲤城区文联主办、鲤城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泉州现代艺术群体文献展,正是他们“思考历史、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一次华丽转身。正如当代策展人、评论家段君所言:“回顾1979—1984年间,中国艺术界最前沿的学术辩论,正是有关线条、色彩、形式的价值问题,闽南画派的探索在当时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的。”
“泉州这块南国热土本来就充满思想探险的基因,不同的文明因子在这片海滨热土上碰撞交织,养成了浓郁的‘世界性’的文化氛围,也渗透在泉州人的性格之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的这一段话,恰好道出了“闽南画派”诞生的历史文化基础,以及它那与生俱来的开放气质,也指出了泉州的艺术拓荒者之所以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
社会影响闽南画派的确带来了泉州艺术界的连锁信息反应。1985年初夏,十几位泉州艺术青年聚合在一起,成立了“泉州BYY视觉艺术研究会”,成为泉州响应全国“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一只号角。2005年,又是几位泉州本土青年艺术家成立了“T工作室”并举办了一次取名为“浮”的画作联展,引起泉州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认为“这是中断了十几年的泉州现代艺术探索的又一次悄然崛起”。
作品一览[3]
《三五明月满》 中国画 作者:黄清琪《虎乳泉》 油画 作者:陈章鹏《崇武海景》 油画 作者:黄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