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岭自然保护区
桃红岭自然保护区1981年建立,2001年6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5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濒危动物梅花鹿及其生境。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彭泽县东北的桃红岭,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和武夷山系武夷山脉北麓。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地形起伏较小的低丘,高度多在海拔300~500米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16.5℃。年均降水量1172毫米。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53种415属663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现在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灌草丛或灌丛。海拔250米以上主要为马尾松疏林灌丛,及由高中草本植物组成灌木草丛。灌木有胡枝子、大叶胡枝子及苦槠、青冈栎等。海拔250米以下溪谷山坡还残留有次生苦槠、青冈栎、木荷常绿阔叶林及苦槠、木荷、小叶栎、白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还有半人工杉木林、杉竹混交林、油茶林等。溪流两岸还有高大的斑茅草丛分布。
区内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如桔梗科的苦叶沙参、桔梗;伞形科的白花前胡、竹叶柴胡;百合科的土茯苓、百合。其中葛藤、紫花地丁、乌饭树的叶、果以及茅栗叶、耳叶牛皮消、羊乳、玉竹、黄精、美丽胡枝子、蕨类及苔藓等都是梅花鹿喜食植物。梅花鹿之所以药用价值高,可能是与它吸收这些植物的特殊营养成分有关。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梅花鹿、豹;二级有白鹇、锦鸡等。常见动物有野猪、狼、豺、獐、角雉、杜鹃、黄鹂、翠鸟、画眉等。
梅花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雄鹿有角,雌鹿无角。梅花鹿最大的是东北亚种,肩高可超过110厘米,体重可超过120千克。最小的是日本亚种,肩高只有80~90厘米。梅花鹿冬毛为棕色,厚密而无白色斑点,每年3~4月换毛,夏毛为红棕色,比冬毛稀薄并有明显的白色斑点,臀部有白色斑块。10月脱夏毛,换冬毛,斑点消失。梅花鹿多栖于针、阔叶混交林的边缘和山地草原。黄昏、清晨活动、觅食,以草、树叶、嫩芽、树皮、苔藓等为食。它性机警、行动轻敏捷,嗅觉、听觉发达,视觉较差,胆小易惊,逃逸迅速。雌鹿、幼鹿成群一起生活,通常5~6只一群,多的达20多只。雄鹿平时独居,到配偶期与雌鹿一起生活,发情期多在8~11月,这时,雄鹿在高坡引吭长鸣,发出求偶信号,声音传的很远,雌鹿会闻声飞驰而来。雄鹿间争偶争斗非常激烈,以角互相攻击,往往导致一方伤亡。雌鹿每胎产1仔。妊娠7~8个月,哺乳期约3~4个月。仔鹿2~3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
梅花鹿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胎、鹿心、鹿鞭、鹿尾、鹿筋、鹿血都是名贵的药材。鹿肉可食,是上等滋补品。因此,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人工驯养的梅花鹿数目日益增多,总数达2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