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简介研究所是内燃机专业综合性研究所,在中小功率内燃机整机、零部件开发研究及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领域有雄厚的基础,多年来开发了一大批适销对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内燃机机型产品。现在中国每年生产的二亿多千瓦发动机动力,其中相当数量机型是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同时解决了行业技术进步中的许多重大课题,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研究所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已在非标装备、工程设计、成套测试设备、内燃机发电机组、工程承包等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我所在做好为国内企业技术服务同时,加强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先后承接了美国OMC公司、日本雅马哈公司等国外大公司委托的汽油机、柴油机、LPG、CNG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等产品开发合同业务。实现了内燃机行业首例技术输出。加强了与日本ZEXEL的合作,扩大对外技木服务。
国家有关部门及上海市的内燃机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汽车产品认证中心产品(发动机及零部件)认证检验实验室均设在上内所。
联系方式:上海市军工路2500号
自主开发上海内燃机研究所设有比较齐全的专业研究室和试验室。多年来,在基础技术研究、产品规划、产品开发、试验研究、产品工程、生产制造技术(成套测试检测设备、生产线)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动力产品自主开发的工程能力。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部、省和上海市的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委托项目,开发了一大批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内燃机产品,解决了行业技术进步中的许多重大课题,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承接了美国、日本等国外公司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实现了内燃机行业首例技术输出。
在发动机生产制造技术方面,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为众多大型汽车合资企业以及发动机行业提供了发动机、零部件以及相关产品各类成套测试检测生产设备、试验室,并承接生产线总承包工程项目。
国际内燃机学会(CIMAC)中国委员会秘书处、国际标准化组织内燃机技术委员会(ISO/TC70)秘书处,中国内燃机学会秘书处、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都设立在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国家内燃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设在所内,该中心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法定检验机构,是内燃机产品出入境检验认可实验室,同时还是机械工业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内燃机质量监督检验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上海环境保护局授权的新生产机动车排污检测单位,及国家科委认可的内燃机新产品检测鉴定机构和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检验实验室。
现在,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与上海汽车共建商用车研发中心。
所属机构下列机构常设在本所
国际内燃机协会(CIMAC)中国委员会秘书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70中国团体成员单位
中国内燃机学会秘书处
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内燃机行业办公室
全国内燃机技术科技情报总网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科研成果全国科学大会奖
国务院国防工办科技成果奖
全国机械工业科学大会奖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机械部、农机部、农业部、冶金部等部级重大技术成果奖
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
开发动态电喷汽油机的开发
电控柴油机的研究
CNG/LPG单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
80~200马力联合收割机用动力的开发
80~200马力拖拉机、工程机械动力的开发
30~300千瓦增压发动机设计、开发
研究开发现代设计技术内燃机现代设计技术是缩短产品周期,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八十年代研究所曾牵头组织并成功地完成了内燃机主要系统和零部件CAD技术国家级大型研究课题,

获得机械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内燃机行业CAD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99年研究所还承担了国家机械工业局下达的的柴油机曲轴CAD/CAPP和进气道CAD/CAM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国内外CAD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目前我所可承担内燃机工作过程计算模拟与优化、缸内及进排气系统一维及多维流动、内燃机零部件强度有限元分析、内燃机CAD优化设计、内燃机零部件CAD/CAM技术应用和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研究开发等工作,并运用现代设计技术为企业研制了多项高速柴油机、汽油机和内燃机零部件。排放控制技术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是现代发动机先进技术之集成,也是满足排放法规和建立绿色环境之必需。研究所在排放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研究手段,历年来在燃烧系统和供油系统优化设计、工作过程和放热规律研究、废气净化技术、增压和增压中冷发动机匹配技术、电控技术和陶瓷蜂窝状净化载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有关部委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为控制发动机排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有效地为企业进行了多种低排放发动机的研究和改进,从而受到企业的好评。研究所和外商合作成功地进行了电控EGR技术以及气体燃料(CNG、LPG)发动机等研究开发项目。噪声振动控制技术噪声振动控制技术是研究所传统技术特色之一。研究所建有全国最早的发动机全自由声场噪声试验室。备有先进的噪声、振动测试和分析设备,在噪声、振动控制技术以及低噪声发动机设计与改进等方面成果卓著。可承担发动机噪声源识别、振动模态分析、低噪声发动机设计

、发动机老产品降噪改进、低噪声排气消声器研究开发、发动机减振器设计及制造等工作。研究所为上柴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了6135柴油机降低噪声的研究、低噪声发动机设计和各种低噪声、低排放电源车辆及其消声设备研制等任务,并为多家企业设计建造了噪声试验室。电控技术电控技术是现代内燃机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研究所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所在80年代就率先进行了高速车用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目前研究所组织优势技术力量正进行电控技术及电控发动机的研究开发,旨在与国内外企业密切合作,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并利用研究所在整机开发、供油调整系统和

测试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内燃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硬件(ECU单元等)、软件(控制策略)和燃油喷射系统等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电控型汽车、摩托车用柴油机及汽油机,使电控技术在国产发动机上尽快进入实用阶段。增压技术增压技术是研究所建所时确定的重点学科之一,50年代末期即从事增压器和增压发动机的研究开发,建有可对涡轮、压气机、增压器 和增压发动机等进行全面试验研究的试验基地。

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三维流动叶型CAD研究,前倾后弯叶轮设计规律和成型方法、高效率增压器设计、脉冲增压、谐振进气以及增压发动机设计与匹配技术等方面成果显著经验丰富。
运用增压器和增压系统CAD、CAM技术,可承担高性能增压器设计与制造、低排放增压和增压中冷发动机研究开发和高原恢复功率用增压发动机设计等业务。
产品开发柴油机研究开发研究所从事柴油机研究开发历史已久,技术水平高、开发能力强、设计经验丰富。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尤其在低排放、低噪声、直喷式燃烧室和增压型高速柴油机开发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研究所与国内绝大多数柴油机生产企业都有技术合作,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功率柴油机产品是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其中车用柴油机已配套用于解放、东风、跃进、金杯、篮箭、黄河等重型

、中型、轻型货车和客车以及农用运输车。汽油机研究开发研究所在六十年代就从事高速军用舷外汽油机的研制和汽油喷射等开发工作,在轿车和摩托车用汽油机开发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九十年代研究所还完成了低排放四冲程舷外汽油机的技术出口任务。目前研究所汽油机研究开发涉及汽车、船舶、摩托车、助力车、园艺机械、发电机组、农业机械和工业等领域。在结构设计、配气系统设计、燃烧系统优化、化油器匹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同时从事汽油机降低排放和电控装置的研究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