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JO-1抗体综合征
自从1980年Nishikai首次发现抗Jo-1抗体、并证实该抗体与肌炎密切相关后,人们又陆续发现抗PL-7、PL-12、OJ及EJ等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它们与抗SRP、Mi-2及抗Mas抗体等同属于"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它们在DM和PM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约为25%~40%。这些抗体阳性的患者,不论抗体的种类,基本临床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具有所谓的“抗合成酶综合征”(抗Jo-1抗体综合征)。
至今发现的以上5种抗合成酶抗体中,抗Jo-1抗体在肌炎中是最常见的,阳性率为15%~30%,在特发性多肌炎中的阳性率为25%~45%,而在皮肌炎中的阳性率一般小于10%,其他4种抗合成酶抗体在肌炎中的阳性率均不超过5%,但在皮肌炎的阳性率高于多肌炎。在同一患者中一般不同时存在这5种抗体,但可与其他自身抗体如抗ds-DNA、Sm、SSA或SSB抗体等同时存在,不过Gelpi等发现1例体内同时存在抗Jo-1抗体与抗OJ抗体的患者,抗合成酶抗体的DM和PM患者病情重、预后差,且突出表现为肺间质病变,阳性率高达40%~75%,远高于抗合成酶阴性者的10%~20%,如Oddis等研究了匹兹堡大学医院自1975年以来的PM/DM患者,发现18例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其中12例有肺间质病变,占67%,而79例抗Jo-1抗体阴性的患者中仅有15例肺间质病变(占15%)。许多患者在就诊前被诊断被"肺部感染",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本例患者)。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抗合成酶抗体的DM和PM患者的关节炎及雷诺现象发生率分别高达57%~100%和60%。国内仅通过检测抗Jo-1抗体,认为关节炎多是温和的,但国外的报道认为关节炎的症状及导致畸形的程度十分严重,如Maargnerie报道的一组29例抗合成酶抗体阳性的患者,1/3有多关节炎,4例出现关节侵蚀。Oddis等人报道了21例抗Jo-1阳性患者,12例出现多关节炎,4例有手或腕的畸形,1例有MCP和尺骨的侵蚀。另外,与抗合成酶抗体相关的症状还有“机械工人手”(mechanic's hand)、发热、白细胞增多、浆膜炎、干燥性皮肤病及血清中RF阳性等,“机械工人手”表现为患者手指桡侧及掌面的皮肤高度角化、开裂并伴有色素沉着。
本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由于这些合成酶抗体的抗原成分是由蛋白及与之相结合的tRNA组成,在催化细胞中游离氨基酸与相应tRNA结合、并以mRNA为模板形成多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还发现,抗合成酶抗体的滴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随抗体滴度的增高而病情加重,病情缓解期滴度明显下降。故推测抗合成酶抗体可能是引起组织损伤的直接因素,其作用机理包括直接结合靶抗原,交叉反应和激活补体,最终引起免疫炎性反应。另外,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综合症与DRW52和DR3相关。
对抗合成酶综合征的治疗除治疗肌炎外,还应强调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前者能抑制炎症和免疫过程,对以炎症为主的早期有效,通常作为首选药物,在急性恶化期,可用泼尼松龙[初期量为1mg/(kg·d),3天],或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500~1000mg/d,3天),以后用泼尼松维持治疗如20~60mg/d,但疗效多不能长久维持,易复发。有学者提出,有抗合成酶综合征的皮肌炎患者使用激素的剂量不宜太大,疗程不宜太长,以免并发或加重肺部感染,并建议尽早合用免疫抑制剂以使激素顺利减量。如出现广泛纤维化期则使用类固醇激素并不能改善预后状态,故主要应用镇咳药物和吸氧等对症治疗,也可服用或吸入少量类固醇激素或口服秋水仙碱0.6g/d治疗。Peters等总结了23例肺纤维化患者应用秋水仙碱的结果,从临床表现和肺功能看,22%的患者有了改善,39%的患者病情稳定无进展,值得注意的是这23例患者中有18例是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仍进行性恶化者,因此,疗效还是令人满意的。
对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均无效者,可用环磷酰胺[1~2mg/(kg·d)]、硫唑嘌呤(50~100mg/d)或环孢霉素A等。另外,细胞因子抑制剂如白介素-1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剂、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抗黏附分子抗体如抗CD11单克隆抗体、γ-干扰素等正在实验阶段。与其他肌炎特异性抗体如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抗SRP抗体)相比,抗合成酶综合征患者对激素反应较好,5年存活率为60%。但与抗合成酶抗体阴性患者相比,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撤药后容易复发。预后不佳的因素包括类固醇反应差、发病年龄晚和间质性肺炎严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