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
有两类适配器模式:
·对象适配器模式 - 在这种适配器模式中,适配器容纳一个它我包裹的类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适配器调用被包裹对象的物理实体。
·类适配器模式 - 这种适配器模式下,适配器继承自已实现的类(一般多重继承)。
关于JAVA适配器的解释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Gang of Four
基本概念:
客户:需要调用我们的代码的对象。
Adapter模式的宗旨:保留现有类所提供的服务,向客户提供接口,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主要内容:
(1)类适配器:
当客户在接口中定义了他期望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应用适配器模式,提供一个实现该接口的类,并且扩展已有的类,通过创建子类来实现适配。
下面是类适配器的UML图:
(2)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通过组合除了满足“用户期待接口”还降低了代码间的不良耦合。在工作中推荐使用“对象适配”。
下面是对象适配器的UML图:
(3) 缺省适配器模式:
缺省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特殊的适配器模式,但这个适配器是由一个抽象类实现的,并且在抽象类中要实现目标接口中所规定的所有方法,但很多方法的实现都是“平庸”的实现,也就是说,这些方法都是空方法。而具体的子类都要继承此抽象类。
适用情况:
使用的前提:
1.接口中规定了所有要实现的方法
2.但一个要继承此接口的具体类,只用到了其中的几个方法,而其它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
具体实现:
1.用一个抽象类继承已有的接口,并实现接口中所规定的所有方法,这些方法的实现可以都是“平庸”实现----空方法;但此类中的方法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抽象方法,否则的话,在具体的子类中仍要实现所有的方法,这就失去了适配器本来的作用。
2.原本要继承接口的子类,只继承1中的抽象类即可,并在其内部实现时,只对其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实现。
注:
1.充当适配器角色的类就是:继承已有接口的抽象类
2.为什么要用抽象类:
此类是不要被实例化的。而只充当适配器的角色,也就为其子类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接口,但其子类又可以将精力只集中在其感兴趣的地方。
总结:
如何做到一个类不被实例化或者不被轻易实例化?
1.把一个类定义为抽象类;
2.把一个类的构造方法设置为:private类型的,这样在客户端就不能通过new ClassName()方法来轻易将一个类实例化,而要生成此类的实例就必须通过一个特殊的方法,这样在一个系统中,对此类的使用就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如:单例模式/多例模式/简单工厂方法等模式)。
ps:显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