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尘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蔗尘肺

蔗尘肺(bagassosis)是由于处理发霉甘蔗时反复吸入大量抗原性有机物,主要为嗜热放线菌引起的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急性期特征为全身症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肺泡和小气道壁淋巴细胞浸润和结节病样肉芽肿。慢性期表现为不可逆和进行性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病理】

急性期的病理改变为肺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和肺泡壁增厚。肺水肿消退后,出现上皮样肉芽肿,肉芽肿周围有胶原纤维,肉芽肿消退后代之以肺泡壁淋巴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炎症性增厚,少量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慢性期的病理改变为肺泡壁、终末和呼吸细支气管、血管周围弥漫性胶原纤维化。

【临床表现】

大量接触发霉有机物后4~8小时出现头痛、寒战、发热、乏力、出汗、躯体疼痛、恶心、呕吐,可有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多为干咳。脱离接触后2~3天内症状消失。再次接触抗原、症状可又出现,重复发作几年后出现慢性表现,痰多,用力时气急加重。

【实验室检查】

1. 血清学检查 血清沉淀素试验阳性,一般可持续2~3年。

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细胞总数量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达60%以上,CD4/CD8倒置,IgG、IgA增加。

3. 抗原激发试验 抗原提取液雾化吸入可诱发症状。

【肺功能检查】

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也可因终末和呼吸细支气管闭塞而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肺总量和肺顺应性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X线检查】

可正常,或表现为肺水肿征象,在中下肺野出现散在的细小阴影,几个月后消失。有时有片状阴影,2~3周后消失。

【诊断】

主要依靠职业接触史、症状特点进行诊断。血清沉淀素仅可作为接触指标。X线胸片有助于诊断,慢性期注意与慢性真菌病、慢性结节病和其他肺间质纤维性病变鉴别。

【防治】

甘蔗渣应尽量干燥防霉。患者对症处理,严重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