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87年6月。1996年11月撤销计算机科学系,成立计算机科学学院,下设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中心、公共计算机教研室。2002年4月计算机 科学学院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公共计算机研室从学院分离,成立公共计算机教研部。
学院现况
学院现有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三个系。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和信息系统五个专业教研室。有计算机专业、自动控制专业、信管专业、智能技术与系统四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396 ㎡,各种教学、科研设备共计1778台,价值1500多万元。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计算应用技术为校级重点学科,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先进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为校级重点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97人,专职教师8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28人。其中黄河学者1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4人,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人才培养
建院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人,统招本科生1879人,专科生320人,成人教育本科生、专科生7600余人。学院在校硕士生88人,本科生1510人,在读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2200余人。
1999年9月,我院学生设计的“联运电子商务系统”在IBM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行的电子商务大赛决赛中获得三等奖,是进入决赛的唯一的一所地方院校。在2000年、2002年河南省计算机专业组知识技能比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6人荣获个人二等奖,2人荣获三等奖。2002年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填补了学校历史上的一项空白。2003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省第二届竞赛中2人获二等奖,1 人获三等奖。2000年至2004年在全国英语竞赛中96人获奖,在全校各院系中名列前茅。2002年以来,学院20余人通过TOEFL、GRE、雅思考试,10余人出国留学。2002年至2004年共有24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71人通过全国高级程序员或网络设计师水平考试。
(新)学院已培养本科生毕业生2914人,硕士学位研究生111名。目前在校本科生1535人,在读硕士生194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有260多人考取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生有 4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有270多人通过国家系统分析师(高级)、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等中级以上资格考试。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2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64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8人、二等奖4人。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学院还多次获得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
☆学科建设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并设有特聘教授岗。信息系统与信息工程研究所为校级重点科研机构,信息工程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为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科研环境。该实验室确立了5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数据库及应用方向、自然语言理解方向、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方向和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方向。目前,在一些方向上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
专业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与应用技术,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科研、教育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引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逻辑设计、面向对象技术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通信原理概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接口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开发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引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数据库应用、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电机与拖动、仪表与检测、现代控制论、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计算机网络、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线性系统、计算机仿真、EDA 。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和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引论、管理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经济学、离散数学、面向对象技术及应用、统计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用软件、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筹学、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学、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网络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以下专业为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归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专业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培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应用与维护能力,能够从事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计算机组网与W eb 开发等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NET 、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C++、计算机网络基础、JAVA 、网络开发技术、C#等。
基本学制:两年,毕业颁发河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培养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从事网络信息系统与开发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 . NET 、数据结构、数据库、网页制作、C +十、计算机网络基础、JAVA 、网络开发技术、C #等。
基本学制:两年,毕业颁发河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掌握计算机多媒体广告、网页、动画、造型等设计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能从事图形图像制作和程序设计等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NET、数据结构、数据库、多媒体技术、C++、计算机网络基础、JAVA、网络开发技术、C#等。
基本学制:两年,毕业颁布河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
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先进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其中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由张景中院士担任名誉主任,该实验室包括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智能技术与控制、知识发现及应用和中文信息智能处理等4个研究方向,是学院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
近3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教育厅及横向联合项目等共计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上的学术论文210余篇,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86篇。学院教师撰写专著、教材29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近70余人次来我院讲学,并承办了第六届未来软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第四届中华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及保护与数字博物馆研讨会、河南省自动化新技术应用与省传统产业改造研讨会、河南省计算机学会新一届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教材建设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活动,学院教师出国访问、外出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达100多次。此外,还与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院。近年来,学院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教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