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
始见《山谷词》。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韵,后片四平韵。
定格
注:以下“-”为平,“|”为仄,“+”为平仄皆可。
| | - -|(句)- - | | -(韵)| - -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韵)|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韵)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范例
喝火令 【宋】黄庭坚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寻。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喝火令的词牌由来
千余年前的江南金陵。烟花三月里的一个傍晚,一辆秀雅的马车时疾时缓地行驶在秦淮河畔酒肆林立、笙歌燕舞的石板街路。 清脆的马蹄声伴着婉转的车铃,在飘逸的柳丝下余音袅袅,犹如一首韵味悠长的江南小令,温婉中透着激越;韵律里点着豪情…… 春风微拂,车后的绣花门帘时开时合,露出了车内女子俏丽的脸庞。
路旁酒楼中一位书生被美女所迷,不觉中,冲到街上、拦住马车并大声喊到:“请问小姐芳名?能否容小生一见?”
只见帘子一挑,车内美人回道:“公子可是对我有意?”
书生一愣;“当然,倾慕小姐美貌。”
“那你可愿娶我?”
“为了小姐,情愿去死。”
“这倒不必。”女子说:“你过来。”近了,书生见这女子真是美得令人窒息。只见她在车中斟上一杯酒,手一挥,便有火焰从杯中燃起,且越燃越烈。
“你把它喝了,我便嫁你。”
书生箭步上前,接过灼手的酒杯毫不犹豫地一饮而下,刹那间,火焰随酒灌入他的五脏六腑,瞬间失去了知觉。
醒来后,已是第二天的早晨,书生见自己躺在一个温香的闺房里,旁边,昨夜的美人笑靥如花:“公子诚心待我,我愿与你结秦晋之好。”言罢,取来琵琶,莺声唱道:
“寒草斜阳暮,秦淮月转廊。靡靡音色照海棠。不识巫山雨季,夜夜梦钱塘。落寞花飞远,多情露水凉。添香研墨更神伤。无奈江南,无奈好春光,无奈堂前旧燕,相看两茫茫。”
“好词!”书生不禁击掌叫好:“请问小姐,曲子何名?”
女子羞涩一笑:“随意唱来,没有曲名,遇见公子,欣然而已。”
“哦,没有曲名?小姐即兴而为,文采飞扬,词曲俱佳,妙哉!”书生再次击掌叫好:“此曲虽前无古人,愿后有来者,就叫它《喝火令》吧”
从此,词谱中又多了一个新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