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华
金碧华,男,1978年生,浙江富阳人,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先后主持或负责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上海市法学会课题等,先后在《社会科学》、《理论界》、《甘肃理论学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唐都学刊》、《贵州法学》、《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主要研究成果:
1、《对社区矫正假释犯对象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载于《社会科学》。
2、《试论“被害人影响陈述”与我国假释程序的合理化》,载于《贵州法学》。
3、《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的分析与思考》载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城市精神塑造和城市法治化的内在互动关系》,载于《唐都学刊》。
5、《乡土农村的调解和“政法组”的定位》,载于《甘肃理论学刊》。
6、《青少年犯罪和社会化矫正—以社区矫正对象Y某为典型个案》,载于《青年研究》。
7、《犯罪学研究方法的路径选择》,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CEPA条件下的走私犯罪问题研究》,载于《理论界》。
9、《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对暴力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探讨》,载于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社会工作文选》。
11、《社区矫正末期青少年对象心理矫正工作个案研究——以社区矫正对象L某为典型个案》,载于《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2、《对财产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探讨——以社区矫正对象Z某为典型个案》,载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13、《毒品走私犯罪的证据收集》,载于《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4、《再论“刑法第399条第4款”》,载于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