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陆运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壳大范围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常影响到大陆及大洋盆地的大部或全部。其速度慢、幅度小、范围广,常引起大面积海侵和海退。在其作用下,地壳上升时形成不高的陆地,地形起伏不大;地壳下沉时形成低缓的平原或浅海。在整个地质历史中,升降运动交替进行,地壳升降部分的轮廓、大小和分布位置不断改变。造陆运动的结果在地貌上表现为宽广的大陆、高原及低缓的海盆地、陆上大盆地,以及宽阔舒缓、平面轮廓呈不规则圆形和各种多边形的褶皱和断块山地,分别反映地壳挠曲升降和断层作用的范围。造陆运动也可形成地堑型断陷谷地和成行断块组成的盆山相间地形。地槽学说认为,造陆运动与造山运动是两种最基本的地壳运动形式,造陆运动作用区,岩层不变形或仅有舒缓的褶曲和局部断裂,是现代大陆的核心和主体,故称地台。地台区虽较稳定,但也在不断地活化,向地槽区发展,故造山运动与造陆运动的划分是相对的。现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范围轻微的升降是板块水平运动过程中波动的结果,地壳稳定区是板块腹地,活跃区(或地槽)是板块边缘。随着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板块的范围和位置不断变化,稳定区与活跃区也随之变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