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陂村
参陂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湖坪乡,是一个典型的边远贫困山村,该村有15个分散的自然村,农户446户1926人,林地面积7000亩。耕地面积2925亩,人均1.52亩,其中旱地280亩。2002年人均纯收入为949元,全村贫困人口为132户370人,低收入人口183户885人,分别占全村总人口的19.2%和45.9%。2002年3月,参陂村被列为全县2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之一。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决战贫困、加快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该村的主要做法是:
参陂村一是个江南典型丘陵山区,土质比较好,大部分属于肥沃的沙性土壤,旱地、荒山、滩涂面积多,非常适宜种植桑树。乡党委、政府积极引进四川省宁南客商来该地种桑养蚕,进行示范生产。目前已有15户四川宁南客商落户湖坪,种植四川良桑,通过四川蚕农良好的生产效益带动参陂村部分思想比较保守的农户发展蚕桑生产,为该村蚕桑生产注入生机和活力。使种桑养蚕事业在参陂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村民经济收入重要来源。据调查,目前参陂村有20户农户养蚕,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同时,参陂村根据荒山多、荒地多的实际,公开对外招租,租赁期为30年。参陂村民曾桂保承包果园后,在500亩荒山荒坡上栽种黄花梨、板粟、南丰蜜桔、沙田柚等果树,果树地里套种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由于管理得力,目前果园一片生机,黄花梨、板栗已经开始挂果,昔日的荒山荒园变成了绿色银行。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田灌溉难的问题,参陂村2002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下,兴建了石陂口、草古陂等七座陂坝,并对坳上渠道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在渠内搞三面不见土浆砌块石加固,并对原渠道裁弯取直,这样既可增加流速,减少渗漏,又可缩短渠道长度,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石陂口等七座陂坝和坳上渠道的兴建和维修加固,极大地改善了参陂村农田灌溉条件,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生产效益。引水设施的兴建改建改善灌溉面积1000亩,每亩增产200斤(其中早稻80斤,晚稻120斤),新增灌溉面积200亩,每亩增产粮食500斤(其中早稻200斤,晚稻300斤)。水库、陂坝、渠道这些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农业水利设施的改善,解决了几十年来农田灌溉难问题,被参陂村民形象地称为“脱贫陂坝”、“致富水”,真是引水设施润民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