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口音综合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外地口音综合征 Foneign accent syndrome,FAS 本病在1919年由Pick首先报道,患者一改平时口音,而说另一种语或口音为特征。本病发病机制不明。有人认为脑损伤后几小时内皮层功能重新调整,恢复了潜在的被抑制的神经功能;也有人认为是在受损功能未恢复之前,出现了巴甫洛夫学说中的“痕迹性条件反射”;也有学者认为是皮层某个部位受累后,患者出现了语言缺陷,即语言中没有感情的表达,让人听起来像一种外地口音;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以新的口音为特征的失语。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部位的脑卒中、脑外伤、或脑瘤术后病人,甚至无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病患者。本病可持续23至5年不等。所有病损均发生在优势半球。本病可能是一种有别于失语的,与语言、口音记忆功能紊乱有关的综合征。查原来当地口音的记忆环路联系受损后,大脑中相对静止的外地口音联系环路开始连续活动,并与语言运动中枢发生联系,从而出现外地口音。这部分受损的环路联系可以在康复期间,由于环境刺激重新建立,从而恢复原来口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