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门
乡长“杯具门”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河南新郑又爆出“母老虎门”。自然又是一场舆论的轩然大波。农妇因为回骂镇委副书记被拘留比农民同乡长发生肢体冲突被拘留,有过之无不及。尽管“农妇因回骂被拘留”一说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是两起农民被拘留事件都与征地补偿有关。“杯具门”的起因是政府征地补偿款迟迟无法到位,“母老虎门”的起因是农妇不满政府征地补偿。如果“农妇因回骂而被拘留”一说属实的话,镇委副书记无疑涉嫌权力滥用。面对舆论监督,当事镇委副书记不但不主动回应质疑,自证清白,反而辱骂记者是“狗毛蛋子”,官员以与其身份极不相称的方式回应舆论监督,实在令人惊讶。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倡以民为本。只因农妇争取征地补偿权利,堂堂镇委副书记张口骂人,下令拘留回骂农妇。辱骂前来采访的记者。官员如此“依法行政”、回应舆论监督,怎能不叫百姓心寒?在某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不复存在。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权力服务,为利益服务,根本不考虑百姓的感受与评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报告上、口头上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没有生根发芽。
应该承认,滥用职权拘留农妇这样的负面信息揭了官员的短,确实让官员在面子上挂不住,可能还会对当事官员的形象与仕途产生不利影响。但做好舆论监督,追寻事实真相是记者的神圣职责,真正问心无愧的官员理应有正视舆论监督,挽回影响,重树形象的政治勇气。如此粗暴干涉新闻采访自由实是错上加错。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给公众留下更多的怀疑空间,让人浮想联翩。官员滥用权力,滥耍官威,粗暴干涉记者采访自由,不仅侵犯了民众权利与舆论监督自由,更是损害党与政府的形象。
在副书记的眼里,自己就是“至尊”,只许自己骂人,容不得农民回骂,拘留“母老虎”农妇,辱骂、驱赶记者,拒绝接受舆论监督,或许是一种权力的“本能反应”。但是其中折射出的执政伦理实际上在百姓心里划下了一道心理鸿沟。如何填平这道鸿沟,值得深思。在此,笔者奉劝副书记:不管权力如何耍横,也改变不了滥用权力的事实。而且,政府征地合法性的问题不能被官员滥权之举遮望眼。未谈补偿、先征地,滥用职权拘留农民,拒绝接受舆论监督,本身就是多封举报信,值得上级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把“母老虎门”背后的问题查个水落石出。
“杯具门”背后的权力扭曲 “杯具门”暴露的实际上就是中国基层政府的权力扭曲。
①乡长的权力扭曲。因为想用乡长的水杯就要遭到乡长派人拘留,这首先是那位有“洁癖”的蒋乡长的权力扭曲。更可怕的是,蒋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本只想关魏克兴三四天。言外之意,派出所到底关一个人多久,基本上由乡长说了算,而不是法律,这又是一个“权大于法”的案例。
②派出所民警的权力扭曲。乡长一下命令,派出所民警马上出动。派出所民警的“听话”令人深思,那就是在有些地方,警力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受行政权力乃至领导干部私人好恶的左右。这位民警到底是乡长的“看门狗”,还是人民的“公仆”?